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⑵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压强的方向⑶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⑷认识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实验的能力,体会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的实验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教学重点】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教学难点】用等效替代法理论推导液体压强的公式【教具准备】1.学生实验器材(每4~6人一套):液体压强计、水、盐水(染成红色)、蓝色硫酸铜溶液,透明盛液桶,空饮料瓶和锥子、盛有水的水槽、塑料袋,2.教师实验器材: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塑料片、侧壁开口的试管、橡皮膜。。3.自制PPT幻灯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主要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引入教师演示实验: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老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如果塑料袋子装的是别的液体,实验现象是一样的。学生讨论)说明:水对底部有压强。学生讨论)说明:水对侧面有压强。知识点一: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请学生观察桌子上的水杯,思考:(1)放在杯中的水有没有受到重力?(2)你觉得杯中的水对杯底有没有压力的作用,会产生压强吗?(3)水对杯壁有没有压力的作用,会产生压强学生实验:请利用桌子上的饮料瓶,设计实验验证刚才的猜想。吗?教师演示实验1:将水倒入底部和侧壁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中,请学生观察倒入水前橡皮膜的形状和倒入水的过程中橡皮膜的变化结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有流动性,所以对侧壁有压强。学生动手完成实验并展示:实验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知识点二:液体压强的特点(1)提出问题: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对学生的猜想分类整理。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学生可能猜不到,教师可以运用拟人类比法:假如我是一个海洋球,把周围的海洋球都换成铅球,我的感受会有什么不同。)(2)设计实验:首先,介绍液体压强计。类比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内部的心跳,介绍液体压强计的三部分及其作用,练习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读数,突破关键点。然后,确定实验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探究一: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记录的表格:实验次数液体种类深度L/cm压强计管中液面高度差△L/cm123让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依据。学生讨论:怎样采用控制变量法来验证:液体压强可能跟液体深度有关?液体压强可能跟液体密度有关?说出具体的做法。设计表格探究二: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记录的表格:实验次数液体种类深度L/cm压强计管中液面高度差△L/cm12探究三: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探头的方向有关记录的表格:实验次数液体种类深度L/cm探头的方向压强计管中液面高度差△L/cm123实验前的温馨提示:1、压强计连接的软管要保证气流畅通,不要弯折2、出现U型管中液面不平时,请把胶管接头处拔下来,重新接好;3、测量深度时,让探头尽量靠近水杯侧壁上刻度线,减小误差4、深度以金属盒上的橡皮膜的中心所在位置为准。5、改变橡皮膜方向方法:手拿胶管,转动上端的旋钮即可;(4)进行实验:老师巡视指导。听老师的温馨提示学生进行实验(5)分析论证:完成实验后,学生展示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另外备用一个演示实验,解决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重力、体积有关,这样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知识点三:液体压强的大小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那么液体内部某处压强的大小如何确定呢?教师演示实验,并运用等效替代法进行公式的推导。具体做法:把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按入水中,向内注水,学生观察,找出橡皮膜变平时的特征:管内外水面相平,分析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