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西欧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从很早的时候起,一条条陆地和海上商船就把欧亚两洲联系起来。15世纪时西欧人又在努力寻找一条通向东方的新航路。那时候,商业在发展,贸易在扩大,西欧国家为了追逐财富,很想从东方贸易中获取利益。长期以来西欧就从东方进口胡椒、肉桂等高级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后,更激起上层社会对东方的向往。马可·波罗等自威尼斯启程东西方之间的海路原来分别取道黑海、波斯湾和红海。红海以东的贸易大都由阿拉伯商人经营,而对西欧的转手贸易则由意大利商人把持。威尼斯、热那亚空前繁荣起来。其他西欧国家十分嫉羡,它们渴望另辟新的航路到东方来搜求黄金,发财致富。奥斯曼土耳其兴起以后,控制了北部的交通咽喉,给东西方贸易带来了不利影响,开辟新航路的问题更加迫切。首先探寻新航路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葡萄牙和西班牙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新兴国家。阿拉伯人曾在8世纪初占据了半岛的绝大部分地方。岛上居民随即展开收复失去运动。在这个过程中,12世纪中期和15世纪晚期,葡萄牙、西班牙两个王国先后形成。技术上的进步也促成了远洋航运。地理知识的增加,地图绘制的改进,罗盘针的应用,都为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葡萄牙人还设计出一种多桅的轻快帆船,这种船可以离开海岸逆风行驶,且不需要很多划手,因此可有更大的空间储存货物。迪亚士和达·伽马的航行,葡萄牙在15世纪初期就侵入非洲西北部,建立侵略据点。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率领舰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第二年春天进入印度洋,归途中发现好望角,在开辟新航路的活动中取得了重大进展。1497年,葡萄牙贵族达·伽马在迪亚士航行的基础上绕过非洲,在1498年到达印度,从而找到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迪亚士的船队有三艘船,它们快要到达非洲西南端的时候,船队被暴风吹离海岸,向南飘去,等到掉头返航时,它们不知不觉从大西洋驶入了印度洋。这时船员们已不堪远途劳顿之苦,不愿继续前进,迪亚士只好半途而返。在归途中,他们发现非洲西南端的一个尖角,接下来葡萄牙国王称它为好望角,因为这次航行给实现通往东方的梦想带来了美好的希望。达·伽马在1497年7月率领四艘船离开里斯本,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北上。后来他靠阿拉伯人领航,从非洲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船只满载香料、宝石、丝绸回国,它们带来的收益高达航行费用的60倍。哥伦布的航行:热那亚人哥伦布自幼喜欢航海。他相信地球是圆的,但是他想象中的地球比实际的要小。他认为从欧洲的大西洋沿岸向西航行不久就能到达亚洲。他的远航计划得到西班牙王室的资助。1492年他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启程,横渡茫茫无际的大西洋。哥伦布一行在海上历尽艰险,终于到达古巴、海地。他始终以为自己到了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意思是印度居民。哥伦布的船队由三艘不大的船组成,航行的目的地主要是印度、中国等地,为此他随身带着西班牙国王致中国大汗的信。当时中国早已建立明朝,但是西欧人还以为中国的君主仍旧是马可·波罗所说的元朝大汗。航行两个多月后的一个夜晚,哥伦布突然望见远处有亮光在闪动。原来他们已经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几个小时后,见到陆地。他们登上这个岛屿,岛上的居民热情接待,以为他们是天外来客。船队接着接着到达古巴、海地。哥伦布以后三次西航,至过中、南美洲的一些沿海地带。他的成就轰动一时,但是他没有给西班牙带来大量黄金。他终于被冷落,默默死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王室之命,率领舰队作环球航行。他横渡大西洋,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穿过今天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另一片海洋。当时那里水面比较平静,麦哲伦称它为太平洋。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后,麦哲伦介入岛上的部落冲突,在交战中被杀。他的同伴逃出来,继续航行,绕道好望角,1522年回到西班牙。麦哲伦的船队有五艘船和260多人。船员中有个威尼斯贵族,他的旅途记录描述了难以想象的艰苦。他写道:“在太平洋上,我们有3个月零20天没有补充给养,只能吃碎成粉末、满是蛀虫的饼干。……喝又黄又臭的水。”由于饥渴难忍,船员们只好以皮革充饥,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