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2)掌握十月革命酝酿、发生的过程和重大事件(3)掌握和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1)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分析其爆发的必然性(2)从不同角度比较学习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3)比较十月革命前后,俄国社会和世界形势的变化3、情感态度价值观(1)思考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的俄国取得胜利的原因(2)认识成熟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与革命胜利的关系(3)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难点: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在俄国首先取得胜利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材料一:……傍晚时分,太阳落山了,它的血红的余光照在家家窗户玻璃上面,疲倦而忧伤地闪耀着。工厂从它石头般的胸膛里,将这些人抛掷出来,好像投扔无用的矿渣一样。他们,面孔被煤烟熏得漆黑,嘴里露出饥饿的牙齿,沿着大街走着。……工厂吞食整整一天的时光,机器从人们的筋骨里榨取了它所需要的力量。一整天的时光就这样毫无踪影地从生活中消失了,他们却向自己的坟墓又走近了一步。——节选自高尔基《母亲》讨论:如果你是这其中的一个工人,你甘心就这样一步步走向坟墓么?用心爱心专心展示材料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外国资本。据统计,1900年,俄国全部股份资本的47%以上是外国资本。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业的总投资达10亿卢布,几乎控制了当时俄国所有最重要的工业和金融业部门。俄国的资本家们受到西方资本家和沙皇统治的双重压榨。讨论:如果你是当时俄国的资产阶级,你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吗?展示材料三: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支,屡屡吃败仗。最糟糕的是,士兵们不知道这战斗是为谁而战,既不是为了国家的安全,也不是为了世界和平,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首都彼得格勒的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讨论:如果你是前线的俄军之一,你会愿意继续战斗下去吗?展示图片《悲惨的农奴生活》各个阶级都对现实不满,革命在酝酿着。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十月革命一、背景1、资本主义落后:俄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对沙皇政府和西欧资本具有依赖性,对国内无产阶级剥削极其严重。各种矛盾最尖锐的国家2、社会矛盾复杂: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各种矛盾最复杂的国家3、一战激化矛盾,并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各种矛盾加剧(播放视频《一战的影响》)4、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主观条件)二、革命进程。1、二月革命(播放视频《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2)结果①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②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思考并讨论:如果你是当时的俄国百姓,你会向着哪个政府,为什么呢?(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四月提纲》(1)时间:19174用心爱心专心(2)人物:列宁(3)背景①二月革命后,革命将向何处去,布尔什维克党应采取什么路线,方针策略这关系到革命的前途和命运②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实现和平。取得面包,临时政府却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划书~!)内容: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3、七月事件(1)背景俄军在前线惨败(2)时间19177(3)结果①临时政府大肆逮捕布尔什维克党人②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4、十月决议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5、十月革命的胜利(播放视频)思考:列宁在十月革命中起了什么作用?①《四月提纲》为革命指明方向;②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