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教案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主要活动,理解他们的历史贡献,并将他们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2、过程与方法:运用概括、设问、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依据,开展评说重要历史人物的教学活动,从而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用心体会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和探索精神,感受他们的独特个性和魅力,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的主要措施。难点:探讨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三、课标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中的作用。四、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通过概括、设问、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能力。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同时还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老师要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述的能力。五、教学准备教师1、分析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复习注重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2、布置学案,明确本单元教学知识的重难点。学生1、课前预习本单元知识。2、对学案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使复习课效率更高。六、教学活动设计【导入复习课】展示诗句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拉近与课本的距离。【单元解读】一)、解读单元标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时代:中国古代(二、三百万年前—1840年)封建社会(公元前476年—1840年)2、地域:中国3、人物类型:政治家二)、解读单元体系: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秦朝)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唐朝)用心爱心专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清朝)1、时代秦朝——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开始唐朝——统一的封建国家的高潮清朝——统一的封建国家的衰落(我国疆域正式形成时期)2、人物及其贡献:秦始皇—统一中国;第一个皇帝(汉族)唐太宗—大唐盛世的奠基人(汉族)康熙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满族)三)、解读单元课标要点: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中的作用。【高考展望】1.本专题设计的三位古代政治家,在旧高考中都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过考查,今后高考的命题中仍然会关注,他们对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应是考查重点。其次,作为一个成功的“人”,他们身上哪些特质值得借鉴,在学习中也应注意。2.注意康熙帝统治时代的中国和西方的比较,从历史发展的趋势分析中西历史发展的不同特点,也应是将来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知识梳理】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重在概括秦统一中国的主观、客观条件,巩固国家统一措施及影响)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重在概括贞观之治的原因及表现)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重在概括康熙帝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重点问题分析】(重在学生能力培养)1、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2、探讨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康熙帝即位之初,遇到了什么问题?他如何应对(措施)?这些措施有何影响?【思维拓展】(视时间讲解)1.关于评价古代政治家的功过,建议结合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2.对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的认识3.历史人物与历史发展的辨证关系(1)“时势造就英雄”(2)“英雄影响时势”【综合小结】比较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表现。【名题提升】(视时间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