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备课资源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要点导学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的背景“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既有国内背景,又有当时的国际大背景。就国内背景来说,第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适应这种探索,中共中央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提出了一些变革措施。第二,有些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把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第三,1956年1月14~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他代表党中央郑重宣布:知识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就当时的国际背景来说,20世纪50年代,苏联和东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特别是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震动,匈牙利、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爆发群众性事件,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决策者们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抛弃苏联错误的东西,走出自己的建设道路的信念。二、科学、文化和艺术领域的成就在科学领域,召开了第一个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的会议,即讨论生物学领域中的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的会议,阐述了党的“双百”方针,明确表示不赞成把摩尔根的观点说成是唯心论,宣布全部摘掉过去强加给摩尔根学派遗传学的各种政治帽子,强调学术上的不同见解要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去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等待,不要急于作结论。这次会议打破了几年来我国遗传学派形成的“一家独鸣”的僵硬局面,促进了不同学派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双百”方针给文学艺术的创作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文学艺术界的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以不同的风格,生动地描绘了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美术等创作,硕果累累。那时的文艺期刊也大量增加,原有的刊物也尽量提高质量,扩大版面。这都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三、“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双百”方针提出后,立即得到了贯彻,极大地促进了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但是在“文革”中,这一方针遭到破坏。随着“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在这三个关系中,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还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对我国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意义。例题解析例11956年,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总结发言,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其目的是()A.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B.继承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优良传统C.繁荣文学艺术D.繁荣科技事业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双百”方针目的的掌握情况。繁荣文学艺术、繁荣科技事业的目的是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答案:A例2“双百”方针提出后,生物学领域的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展开了争论。其意义表现在()①不赞成把摩尔根的观点说成是唯心论②不赞成李森科学派观点③打破了几年来我国遗传学派形成的“一家独鸣”的僵硬局面,促进了不同学派之间的团结与合作贯彻④落实了“双百”方针,否定用心爱心专心119号编辑1了苏联模式,体现了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A.①②④B.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思路解析“双百”方针提出后第一个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的会议,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①是在1956年召开全国遗传学座谈会时中宣部有关负责人对摩尔根学派的态度。②不符合史实。此次争论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几年来我国遗传学派形成的“一家独鸣”的僵硬局面,促进了不同学派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也贯彻落实了这个方针,突破了苏联模式。答案:C黑色陷阱该题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它往往把不符合史实的内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