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新课标“二合一”备课笔记: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VIP免费

高中历史新课标“二合一”备课笔记: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_第1页
1/5
高中历史新课标“二合一”备课笔记: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_第2页
2/5
高中历史新课标“二合一”备课笔记: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_第3页
3/5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备课笔记】交通工具的变革对世界历史影响极其深远,正如西方史学著作《全球通史》所指出的,19世纪,随着交通工具的新发明,整个世界都能感受到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中国的·铁路建设情有独钟,他曾说:“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可见,铁路建设关乎国计民生。交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一、铁路与公路在中国,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因地区而异。南方多水路,船是主要运输工具;北方多旱路,人们以乘坐马车为主。此外,平民百姓若想外出,多为步行。因此,近代以前,在地域辽阔的中国,官员上任,百姓迁徙,多以月甚至年来计算行程。历史纵横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琦善等人从京城到广东上任或返回京师,路上所花时间,少则个把月,多则几个月。若是官员被发配到边远地区,在路上走的时间更长。虽然有人乘车或坐轿,有人靠两条腿走,但路途的遥远,旅途的劳累,几乎是所有远行者的共同感受。用心爱心专心导言部分从中西方两个角度说明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世界历史影响极其深远。中国感受到工业文明的气息。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认识到交通事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回忆中国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的情况,唐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结合中国南北方地区差异【南方多水路,北方多旱路】请学生总结出“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的特点。本课主要内容是:交通事业的发展(铁路公路航运航空)、通信工具的变迁。近代中国传统交通工具发生巨大变化。分析这种现象变化的原因是鸦片战争以后,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革新首当其冲。开明人士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的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等方面都产生了哪些变化?【一、铁路】中国铁路的修建经历了曲折的历程: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不久就被拆除。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特别是西北、西南与内地之间,基本没有铁路交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20世纪90年代,国家更投入巨额资金,加快铁路建设。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繁荣;如今,全国各地前往西藏观光的游客急剧增多,藏红花一类藏药及其他特产也逐渐为人们熟知。新中国不仅在铁路建设上取得很大成就,而且在机车的制造方面也有很大进展。在不断改进机车和对铁路进行技术改造的基础上,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用心爱心专心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陵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路,遂搁置修路倡议。19世纪70年代,英美两国商人擅自修建了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这是一条全长14千米的窄轨铁路,不到一年乘客超过15万人,由于清政府反对,不久拆毁。1881年,清政府筹建了唐山到胥各庄的第一条铁路。当斯蒂芬孙发明的火车将要在我国开辟运输新纪元的时候,朝廷的大臣们却害怕这惊天动地、狂吼怒驰的火车头会震坏了“皇陵”的风水,最后竟指令用马匹来拖拉,结果演绎了一出世界铁路史上绝无仅有的“马拉火车”的笑话。甲午战后,帝国主义通过投资铁路、开矿设厂等方式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近1万千米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列强竞相设厂开矿,掠夺中国的资源。曲折的根源:腐朽的封建思想观念。1905年,清政府派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才真正开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新课标“二合一”备课笔记: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