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一、内容课标: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和雅典贵族与平民的尖锐矛盾。(2)了解雅典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及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的政治主张。(3)理解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阶级结构变动与政治格局、历史文明演进之间的辩证关系。(4)知道萨拉米斯岛问题及前594年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探究梭伦登上雅典政治舞台并建功立业的主观、客观条件。2、过程与方法:阅读摘要、历史剧情景再现、纲要图示、史论结合,自主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辉煌的雅典文明也走过风雨飘摇的过程(2)认识到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三、课时:1课时四:重点: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难点:梭伦改革的必要性五、教学过程:导入: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发生了无数次改革,梭伦改革就是这些改革中发生得比较早且是影响深远的一次。梭伦改革发生在古希腊的雅典城邦,与其他地区的早期国家不同,雅典在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民主政治。梭伦改革既是雅典城邦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起点。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回顾探讨梭伦之前雅典城邦曾经充满危机的历史。1、总说第一单元三课之间关系:[学生打开书到单元导言]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改革的背景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改革的内容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改革的影响2、希腊文明回顾:(结合必修一内容和P4“历史纵横”)爱琴文明:公元前20-12世纪,先是克里特文明,后是迈锡尼文明。“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后的3个世纪,对希腊历史的了解主要根据盲诗人荷马的史诗。当时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又有人称为“黑暗时期”。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时期(前8世纪-前6世纪)氏族社会-城邦国家。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时代(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基;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顶峰。)前4世纪(前338年)被马其顿所灭,亚历山大征服了希腊。3、探索新课:一.雅典的地理位置看P4地图,提醒同学注意:1.位置:希腊阿提卡半岛;附近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2.地形:小块的平原3.物产:葡萄、橄榄、优质陶土和大理石这种地理位置环境便于发展什么经济?(十分有利于发展农业、工商业)看【学思之窗】与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对政用心爱心专心1治、经济有怎样的影响?(造成的后果)地理环境的不同: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与埃及、印度和中国背靠大陆,腹地开阔,依托平原大河的形势具有极为显著的不同。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各区域间有着小块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造成的结果:地理环境的复杂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多样性。近海地区的居民,主要依靠捕鱼、制盐和经商谋生。山地的居民,主要从事游牧业。只有占据了那些谷地平原的居民,才能从事农业。这种多样化的适应方式和狭小的地理空间,从远古起,就使希腊人的商业航海贸易发达起来。这种地理环境,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的出现。如果说在大平原地区,极易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一个专制主义的大帝国,那么希腊这种被高山海洋分割成小块的山地半岛,就不便于做到这一点。这就是造成希腊城邦文明的地理根源。二、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重点分析,归纳出梭伦改革的必然性)(一)出现城邦国家的雏形时间:大约在公元前9-8世纪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设立社会成员:有贵族、平民(包括农民、手工业者)[三位小学生表演简短历史剧(内容附后面),其他学生在听得同时思考: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矛盾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继续讲授新课内容。](二)公元前8-6世纪,雅典城邦的社会矛盾1.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问题: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导致了什么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1)原因:A.政治上:贵族掌权,平民政治权力太少。[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名年执政官)等重要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