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3VIP免费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1/4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2/4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3/4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新课导入展示北京大学旧址和蔡元培的照片,提问:中国之大学,首推清华、北大,对北京大学你了解多少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时称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1912年改为现名。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促进了北大的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大从此日新月异。她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发祥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特别是其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求实创新的学风生生相息,代代相传。在北大光辉的历史上,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是其重要的一幕。讲授新课一、《新青年》的诞生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自然段,联系前面所学知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辛亥革命的结局等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1)政治方面: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经济基础。(3)思想方面: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还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探究一: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为什么?说明了什么?不赞成。原因: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说明: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为一定的思想文化奠定了基础。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分析探讨和分析历史问题。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哪里?学生回答后,进一步设问。(1)为什么说1915年《新青年》(《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得出结论──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首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文化。(2)为什么北大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中心?原因:蔡元培“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新青年》迁到北大。教师可介绍陈独秀《敬告青年》片段和蔡元培的有关论述(1)陈独秀《敬告青年》中的两段文字:用心爱心专心人之生也,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苦斗之兵,而不可逃遁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呜呼!欧罗巴铁骑,入汝室矣;将高卧白云何处也?吾愿青年之为孔墨,而不愿其为巢由;吾愿青年之为托尔斯泰与达噶尔(RTagore印度隐遁诗人),不若其为哥伦布与安重根!凡此无常识之思,惟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厥维科学。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较之想像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步步皆踏实地,不若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进也。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2)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的有关论述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如人身然,官体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刚柔也,若相反而实相成。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二、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问:什么是民主?为什么提倡民主?分析:陈独秀指出,民主就是人权。此口号源于法国《人权宣言》,也就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启蒙思想。在中国也不怎么新鲜,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期间就在宣扬。而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它有了新的内涵,它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而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观念,民主的、平等的、博爱的思想观念。它不是政府给人民哪些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