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模块1、2、3中已经学习过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这些对理解本课内容有一定帮助。★三维目标:①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掌握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其作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意识(质疑——释疑),学会全面思考问题,加深对改革活动的认识。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形式,设置历史情境,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商鞅变法的过程和意义,对学生进行不畏困难、追求真理、进取创新等良好品格的教育。★教学方法:角色体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整合式教学法★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改革比较,归纳商鞅变法的特点★教学流程:课前准备:欣赏视频《商鞅变法》,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一、七嘴八舌话商鞅1、成长历程:突出社会时代大潮。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主观条件)3、投奔秦国主持变法(客观条件)说明时势造英雄,变法是历史的必然。体验学生配音小品过渡到下一目的学习。二、角色体验理内容(突出重点)角色1:假如你是商鞅,如何利用当时秦国的有利条件进行改革变法?角色2:假如你是秦国的国民,你有什么疑难问题需要解决?多媒体出示:商鞅变法的内容和积极作用措施积极作用经济废井田,开阡陌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强国家实力,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用心爱心专心1统一度量衡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军事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普遍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司法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加强了户籍管理,为收税、征兵提供了依据;加强了专制统治制定秦律,轻罪重罚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习俗“塞私门之请”推行“分异”令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三、合作探究知特点(突破难点)学法指导:1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改革比较2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商鞅变法措施的特点多媒体出示:商鞅变法措施的特点:(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改革比较)(1)措施最全面: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2)措施最彻底: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制(3)历时最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4)推行力度最大:改变“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严惩旧势力(5)成效最明显: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四、课堂检测悟真谛(落实三维目标)一、选择题二材料题(略)三、学习了商鞅变法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迪和感悟?多媒体出示A、商鞅:勤奋好学取信于民有威信、坚决果断大无畏精神社会责任感顺应潮流。B、改革具有必要性;多样性;复杂曲折性;进步性;局限性。只有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必须坚持不懈,有牺牲精神。改革应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要制订法律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改革要讲究策略的灵活性,以减少改革的阻力。C、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D、……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学案用心爱心专心2背景介绍;春秋战国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特征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动荡:战争频繁,争霸兼并,民族融合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上课流程欣赏视频《商鞅变法》,整体感知商鞅变法的时代特征新课分四个环节一、七嘴八舌话商鞅结合书的第一目: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分析教材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商鞅,可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及商鞅所处的时代背景,联系必修模块1、2、3来谈。看能得出什么结论?体验学生配音小品过渡到下一目的学习。二、角色体验理内容(突出重点)自学导航:第一步:自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