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课标要求】(1)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2)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在中国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毛泽东为救国救民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以及在这一历程中表现出的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认识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结合毛泽东革命实践的史实进行分析和思考,能够抓住一个人物一生之中主要的几个大的历史阶段,对历史人物初步进行客观的历史评价。2、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恢复国家经济、抗美援朝及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做出的贡献,认识毛泽东等为寻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做的不懈探索和努力,探讨毛泽东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原因和深刻教训。通过学习,能够全面和正确地评价毛泽东的一生。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关材料,加深对毛泽东的认识,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对毛泽东早期寻找革命真理和实事求是地探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进行实际探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毛泽东的革命历程,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与艰辛,培养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尊敬之情,增进对国家、民族的热爱;认识在困难和艰苦的环境中,毛泽东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毛泽东为救国救民而不断探求真理、开创中国革命道路的奋斗历程。毛泽东不断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新探索2、难点:认识毛泽东在艰难环境中对革命道路的不断探索精神和创新勇气,这需要学生对当时中国革命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特殊国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了解毛泽东“左”的错误思想不断发展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毛泽东晚年发生的严重错误,全面而客观地评价毛泽东。【教学过程】导入:大家知道12月25日是什么节日吗?(圣诞节)这是外国传过来的节日,其实我们中国自己也有属于自己的圣诞节,那就是12月26日。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天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生日。毛主席的功绩。概括起来,就是:结束过去,开创未来。他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和中国人民崇敬的领袖彪炳千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他这不平凡的一生。一、人生经历(一)立志改造社会,1、出身及性格:1893.12.26湖南湘潭韶山富农家庭(倔强和反抗的性格)2、求学:1914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假期进行社会考察,了解人民疾苦及风土人情)3、立志:忧国忧民,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二)投身中国革命1、早期革命活动(1)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时:“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1(2)1918年4月,与蔡和森等发起组织新民学会(“革新学术,砥砺品行”,以期“改良人心风俗”——即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2、思想转变(1)影响因素:①十月革命的影响;②马克思主义著作影响(五四)(2)转变前:受多种思想影响的充满正义感的激奋青年(3)开始转变:1918年,任北大图书管理员,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4)完成转变:1920年夏,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3、投身中国革命(1)1920年,在长沙参与组织共产主义组织;(2)1921年7月,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中共一大(被指定为起草大会报告者之一)——“一大”以后,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中(三)领导中国革命1.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1921-1927年:(模仿俄国道路)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国民革命时期(1921-1924-1927)①领导工人运动;②参加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参加大革命③撰写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2)1927-1931年:(开创革命新道路)①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②领导秋收起义(1927年秋,攻打长沙);③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④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著作、作用、内容)在中共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2.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红军长征(1935-1937年):危急关头挽救革命“左”倾错误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