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安徽省省绩溪县浩寨中学期末模拟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1/6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绩溪县浩寨中学期末模拟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N-14O-16S-32Zn-65Cl-35.5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手机屏被摔碎、米饭变馊B.汽油挥发、分离液化空气法制取氧气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菜刀生锈、工业制取二氧化碳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3、下列各组物质与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K2MnO4B.氯化铁:FeCl2C.大理石:Ca(OH)2D.碳酸钠:Na2CO34、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5、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B.加热蒸发过程中,当溶液蒸干时停止加热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加小的砝码再加大的砝码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快速倒入7、“人造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B.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C.可以利用反应2Cu+O2△2CuO,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D.“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8、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原子和分子均是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也不能再分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安徽省省绩溪县浩寨中学期末模拟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2/6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碳式碳酸铜中含有氧元素,则碱式碳酸铜是氧化物C.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微粒,它们都可以构成物质,则质子、中子也是微粒,它们也可以构成物质9、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离子核外有12个电子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10、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空气是混合物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插入燃烧匙时不能过慢,否则反应停止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上升水面要大于1/5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才能打开弹簧夹11、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其结果是()A.反应速率不变B.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C.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D.反应速率减慢,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12、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1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现有以下推理结果,其中正确的是()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安徽省省绩溪县浩寨中学期末模拟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3/6①化学变化中常有发光发热现象,则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②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却不一定是氧化物;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却不一定是单质;④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5、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白磷在空气中只需加热到40℃便能燃烧的特性,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其原理相当于原装置,以下对乙装置的评价不恰当的是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