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abnormalpsychologysyllabus)(供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使用)学分数:4总学时:72课程性质:变态心理学(abnormalpsychology)又称之为异常心理学、病理心理学,是研究异常心理和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变态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以生物心理社会整体模式为指导,研究异常心理的表现与分类,探讨其原因与机制,揭示异常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转变的规律,并把这些成果应用于异常心理防治与实践。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通过较为系统的、能反映该学科新近发展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使学生们在异常心理与行为的识别、解释、诊断和防治诸方面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基本内容:在前5章中,主要论述变态心理学的历史、研究对象与方法、特征与判别标准、影响因素与理论模型、分类与诊断、预防和治疗等背景资料,相当于总论部分;第五章到十三章讨论常见的精神障碍,是变态心理学的各论部分,它强调了精神障碍表现和治疗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主要从不同年龄群体的角度讨论不同群体常见的精神障碍;最后一章主要论述了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的心理健康相关法律与伦理的问题。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为主,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课堂讨论来帮助学生对一些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把握。教学内容:1.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2.对变态的认识和理解3.评估、诊断与研究方法4.心理病理现象5.神经症性障碍6.人格障碍7.心境障碍8.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9.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10.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11.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12.进食与睡眠障碍13.性障碍114.物质滥用与物质依赖15.老年期精神障碍16.心理健康相关的法律与伦理问题教学用书:钱铭怡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参考书目:1.梁宝勇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王登峰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时代文化出版社1993年版。开课学期:秋季/春季变态心理学教学时数分配顺序内容学时理论实践合计一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44二对变态的认识和理解44三评估、诊断与研究方法22四心理病理现象22五神经症性障碍88六人格障碍66七心境障碍66八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66九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44十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2十一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44十二进食与睡眠障碍44十三性障碍44十四物质滥用与物质依赖性障碍22十五老年期精神障碍44十六心理健康相关的法律与伦理问题44十七讨论44答疑辅导2272《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目的要求】2掌握:1.变态心理的定义2.判别变态的基本元素熟悉:变态心理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了解:变态心理学的相关学科【内容】1.变态心理的界定2.认识变态的历史3.当代变态心理学【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什么情况可称之为心理异常?2.如何看待评价心理异常的不同标准?3.在变态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第二章对变态的认识和理解【目的要求】掌握:1.四大心理学流派对变态的不同的认识2.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变态心理形成的证据熟悉:对变态的主要几种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了解:生命全程发展观【内容】1.经典的四大心理学流派2.多维综合模型【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简述四大心理学流派对于异常心理现象的理解和解释并做出比较?2.如何看待人际关系因素对于异常心理现象的影响?3.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因素对于异常心理现象的影响?第三章评估、诊断与研究方法【目的要求】3掌握:1.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的概念和原则2.心理评估的程序、内容与方法熟悉:1.判别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标准和方法2.心理测验的分类与特征了解:常用心理测验的特点与使用【内容】:1.心理障碍的评估2.心理障碍的诊断3.心理障碍的研究方法【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对异常心理现象的研究与对正常心理现象的研究有何相同点和不同之处?2.中国CCMD-3与美国的DSM-IV诊断分类系统的同异。第四章心理病理现象【目的要求】掌握:心理病理现象的特点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