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3)指着大于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大于号(板书:大于号)让学生齐说大于号,再指名说。大于号开口一头向哪边?(向左)尖的—头向哪边?(5)观察式子5>3,提问:大于号的开口一头和尖的一头,哪头大?哪头小?开口大的那头对着大的数还是小的数?尖的那头对着什么数?这个式子读作”5大于3”,板书;5大于3。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说。(6)回顾一下,刚才学习了“大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怎样?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松鼠和小熊比,小松鼠比小熊多,5比3多,可以说成5大于3,写成5>3。3.教学小于。(1)小熊和小松鼠比怎么样?(小熊比小松鼠少)(2)小熊有3只,小松鼠有5只,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比5少就是3小于5。(板书:3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和”是大于号,表示一数比另一数大;“、=和”、“”、“、=和”表示。学生说一说大于号的形状。可用语言表示,也可用手势表示。②在讲“〈”号时,让学生说一说小于号“”、“”“”、“=3读作:4大于3(大于号)3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3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4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动物头像学具、﹤、﹥和1—5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说一说:指名读一读前面学的5个数字,说说我们教室里能用数字表示的事物。2、动一动:听老师说数字,小朋友用小棒摆出个图形,并在草稿本上写出你用几根棒摆的?3、写一写:指名小朋友上黑板写数字。二、探究新知1.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师:老师把猴子和水果很有顺序的排列起来,我们可以一眼就看出他们的数量(多媒体演示)师:猴和桃比?谁多谁少?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吗?(猴和桃一样多请多名学生说)2.师:猴和桃一样多,也就是3和3相等,我们还可以这样表示3=3(板书)请学生读一读3=3“=”书空3.教学“3>2”“32,学生认读。4.梨和桃比:过程同上5.P17的图:有5只兔子和4个胡萝卜,一只兔子吃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个胡萝卜,够不够?三、巩固深化1.基本练习:完成18页“做一做”第1题。先用谁比谁多(少)说一句话,然后用几比几大(小)说一句话。学生独立填写,老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2.完成21页第5题。同上3.完成22页第6题:先用几比几大说一说,然后说一说每个符号的意思:如:>前面应该填大的数,后面填小的数。独立完成,老师巡视。4..开放作业:用学具,=,以及数字进行比大小。师:这里有1、1、2、3、4、5、=、>、2322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5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2.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3.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4.在探究三个关系符号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类及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建立数感,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教学准备:PPT、或主题图。1-5的数字、、=等学具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1.课件演示:小猴吃水果图师:认真观察图画,看看你们看到了什么?师:数一数,小猴和水果都有多少。2.汇报沟通。生:4个梨,3只猴子,3个桃子,2个香蕉。3.动手操作。(1)师:请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