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复习提纲脊索动物门1、脊索动物门的三大特征是???;脊索出现的意义???2、脊索与背神经管的位置关系3、脊索动物与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4、脊索的结构:脊索细胞、脊索鞘5、脊索动物门分3个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分6个纲??????;无羊膜动物包括???纲;羊膜动物包括???纲。脊椎动物亚门最低等的是?纲。现存的:圆口纲约70种,鱼纲21400种,两栖纲约4200种,爬行纲5700种,鸟纲9000多种,哺乳类约4200种,6、原索动物包括??两个亚门。尾索动物亚门1、尾海鞘纲与其它尾索动物的不同点2、柄海鞘(Styelaclava)成体(与幼体不同)具有被囊和鳃裂3、海鞘(Cionaintestinalis)具外套膜4、海鞘的血管不分动脉和静脉5、柄海鞘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必须经过逆行变态。幼体营自由游泳生活,成体营固着生活。头索动物亚门1、文昌鱼终生具有脊索动物的三个主要特征2、文昌鱼摄食时,食物颗粒在咽部依次经过咽下沟(内柱)、围咽沟(围咽纤毛带)、咽上沟(背板),最后入肠。3、文昌鱼的消化腺是?与咽的位置关系?4、文昌鱼(Branchiostomabelcheri)的成熟性细胞由腹孔排出体外,腹孔也是代谢废物及水流排除体外的通道。脊椎动物亚门外形1、圆口类原型尾2、鱼类的体型与运动的适应关系(举例)3、鱼类的偶鳍与奇鳍、鱼类的3种尾型(举例)4、鳞式、鳍式5、声囊(雄蛙,扩音)与声带(雌雄都有,发声)皮肤系统1、鱼类的鳞片(真皮鳞-无需脱换)类型、来源、举例盾鳞由表皮和真皮共同衍生,与牙齿是同源器官,见于软骨鱼,如各种鲨鱼硬鳞由真皮衍生,见于鲟形目骨鳞由真皮衍生,(圆鳞-如鲤形目;栉鳞-如鲈形目)2、爬行类的鳞片(角质鳞-表皮衍生物,需要更换,蜕皮)3、龟类被盾片,棱皮龟及鳖被革质皮肤4、鸟类的羽毛为表皮衍生物,羽毛类型与其功能、鸟类的初级飞羽着生在腕掌骨及指骨、次级飞羽长在前臂(桡尺骨)、三级飞羽上臂(肱骨)。5、哺乳类皮肤腺的类型????四种。6、哺乳类皮肤衍生物:表皮衍生的有:毛、皮肤腺、犀角、爪、指甲;真皮衍生的有鹿角(骨质的实角)表皮和真皮共同衍生:牛角(洞角)--真皮的骨质心和表皮的角质鞘构成7、羽毛与毛是同源器官骨骼系统1、圆口类与其它脊椎动物的根本特点在于无颌,口为吸附型,没有上下颌,因此称无颌类。2、根据来源不同,硬骨可分为??类型3、鱼类开始出现了颌,但鱼类的颌不能撕碎食物。4、脊椎动物颌的悬挂方式:鱼类-舌接式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直接式(自接式)哺乳类-颅接式,下颌只有一块齿骨,直接与颅骨的鳞骨相关节。5、枕骨髁:圆口类、鱼类没有枕骨髁(其头骨与脊柱之间没有可动关节);爬行类、鸟类1个;两栖类、哺乳类2个;有枕骨髁的种类(四足动物)头骨与环椎相关节。6、根据爬行动物颅骨有无颞孔及其位置的不同,可将爬行动物分为无颞窝类,上颞窝类、合颞窝类、双颞窝类。颞窝(颞孔)见于所有羊膜动物,现存的龟鳖目属于无颞窝类,哺乳类属于合颞窝类,喙头蜥目、蛇目、蜥蜴目、鳄目、鸟纲属于双颞窝类。7、圆口类只有雏形的脊椎骨(也是脊椎动物):但还没有椎体,只在脊索背方脊髓两侧有软骨的神经弧,圆口类还没有脊柱。8、脊椎动物的椎体类型、特点、举例:双凹型:椎体前后两端都凹入,双凹型椎体中残存着念珠状的脊索,椎体间的活动性有限,主要见于鱼类,喙头蜥。前凹型:椎体前端凹入后端凸,主要见于两栖类,爬行类。后凹型:椎体前端凸,后端凹入,主要见于两栖类,爬行类。马鞍型:椎体两端呈马鞍形,脊椎骨之间活动性极大。见于鸟类。双平型:椎体前后两端呈平面形,椎体之间垫以椎间盘。见于哺乳类。9、脊柱分区:鱼只有躯干椎和尾椎之分,没有颈椎,外形上也没有颈部。两栖类颈椎(1枚,环椎/寰椎)、躯干椎、荐椎(1枚)、尾椎(愈合-尾杆骨)爬行类颈椎多枚(1环椎1枢椎多普通颈椎)、胸椎、腰椎、荐椎(2枚)、尾椎(自截现象、原因与意义)鸟类颈椎多枚(8-25枚,1环椎1枢椎多普通颈椎)、胸椎(5-6枚)、腰椎、荐椎(4枚)、尾椎;愈合荐骨(综荐骨)、尾综骨哺乳类颈椎7枚(1环椎1枢椎5普通颈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