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ing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Pharmacy第18卷第1期Vol.18No.12012年1月January.2012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0例临床观察罗姣利(长沙市中医医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目的:观察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诊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内服,10d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7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满意。[关键词]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51X(2012)01-0035-02!!!!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bronchitis)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加重,使原有的咳嗽、咳痰症状加重,即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笔者自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以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0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80例均为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治疗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35-80岁,平均59岁;病程4-36年,平均18.4年。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4-78岁,平均56岁;病程6-39年,平均20.6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相关诊断标准拟定。1.2.1西医诊断标准(1)临床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2年以上者;急性发作期判断标准:1周内出现咳、痰、喘症任何1项加剧至重度,或重症病人症状明显加重。(2)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3)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重及模糊等。(4)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在0.66-0.80左右。1.2.2中医诊断标准辨证为痰湿犯肺型,临床表现主症为咳声重浊,夜重日轻,痰黏量多;次症为乏力肢重,面部虚浮,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或滑。1.3排除标准(1)肺炎、肺结核、肺脓肿、尘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及肺肿瘤等其它疾病引起的咳嗽、咳痰;(2)慢支合并重度肺气肿、慢支并发心功能不全者;(3)合并有心、肝、肾等系统严重疾病者;(4)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治疗方法2.1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炎平喘、止咳化痰药物,静脉滴注头孢拉啶2.0g/次,2次/d,连用10d。并口服甘草片3-4片/次,3次/d。如发生支气管痉挛时,可口服氨茶碱缓释片0.1g/次,2次/d。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处方组成:陈皮10g,法半夏9g,茯苓15g,甘草6g,紫苏子15g,白芥子9g,莱菔子15g,苍术9g,厚朴10g,杏仁6g,紫苑12g,款冬花10g,桔梗10g。1剂/d,每剂水煎至200mL,早晚各温服1次,每次100mL。2.3观察项目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监测血常规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3疗效标准与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及35万方数据第18卷第1期Vol.18No.12012年1月January.2012Guiding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Pharmacy《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慢性支气管炎的相关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控制:咳、痰、喘消失,其它伴随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哮鸣音消失或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血常规检查正常,胸部X线检查正常;显效:咳、痰、喘明显好转,其它伴随症状有所好转,肺部哮鸣音显著减轻,但未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胸部X线检查基本正常;有效:咳、痰、喘有所好转,其它症状变化不大,肺部哮鸣音减轻,血常规检查较前好转,胸部X线检查较前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血常规检查较前无明显变化,胸部X线检查较前无明显变化。3.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