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目录考纲点击考纲点击1.微生物的利用(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2.酶的应用(1)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2)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3)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4)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目录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1)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2)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3)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4)植物的组织培养(5)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及DNA的粗提取和鉴定(6)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目录第1讲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目录目录网络构建知识自填核心考点重难突破知能演练轻松夺冠目录网络构建知识自填水、碳源、氮源、无机盐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尿素稀释涂布平板法纤维素刚果红染色法无氧30~35。C让豆腐生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萃取法提取、纸层析法目录★温馨提示:①平板划线法适用于微生物的纯化,但不能用于微生物的计数。②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流程中的“选择培养”是否需要,应根据样品中目的菌株数量的多少来确定。目录核心考点重难突破考点一考点一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2012·高考浙江卷)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配制培养基→灭菌、倒平板→X→培养→观察例例11目录请回答:(1)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有________,它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Hp,则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___色环带。(2)下列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灭菌。A.高压蒸汽B.紫外灯照射C.70%酒精浸泡D.过滤目录(3)步骤X表示________。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________到培养基平面上。菌液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________菌落。(4)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并放在________中。若不倒置培养,将导致________。(5)临床上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Hp能将14C标记的________分解为NH3和14CO2。目录【解析】(1)幽门螺杆菌含有脲酶,能分解尿素为菌体提供氮源,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加入酚红指示剂的目的是检验是否有Hp存在,若有Hp存在会分解尿素,培养基pH会升高,酚红指示剂将变红。(2)由于尿素在高温下会分解,所以对尿素溶液的灭菌要采用G6玻璃漏斗过滤的方法。目录(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先灭菌、倒平板,再进行接种。接种时先将菌液稀释,以获得单菌落,再涂布到培养基平面上。(4)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并放在恒温箱中培养,倒置培养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得单一菌落。(5)如果人体感染了Hp,能将尿素分解为NH3和CO2,因而标记尿素中的C,可通过呼吸产物来判断是否感染Hp。【答案】(1)脲酶红(2)D(3)接种涂布单(4)恒温培养箱无法形成单菌落(5)尿素目录[链接提升](1)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同①自养微生物所需的碳源、氮源来自含碳、含氮的无机物,而异养微生物需要的碳源、氮源来自含碳、含氮的有机物,因此可根据培养基中营养物质判断微生物的代谢类型。②含氮无机物不但能给自养微生物提供氮源,也能作为能源物质,提供能量,如NH3既作为硝化细菌的氮源也作为能源。目录(2)平板划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不同阶段灼烧接种环的目的不同①第一次操作:杀死接种环上原有的微生物。②每次划线之前: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③划线结束后:杀死接种环上残存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目录(3)选择培养基的选择方法①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例如,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以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这里的加入是在主要营养成分完整的基础上加入。②改变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例如缺乏氮源时可以分离出固氮微生物;石油作为唯一碳源时,可以分离出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③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例如,将培养基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