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概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给药剂量(甲泼尼龙为例)1.长期服用维持剂量:2.0~12.0mg/d2.小剂量:<0.4mg·kg-1·d-13.中等剂量:0.4~0.8mg·kg-1·d-14.大剂量:大于0.8mg·kg-1·d-15.冲击剂量:7.5~30.0mg·kg-1·d-12常见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PoetkerDM,et.OtolaryngolClinNorthAm.2010.43(4):753-68.GCs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的分类轻度器官受损危及生命皮肤骨质疏松、坏死免疫抑制导致感染Cushing’s综合征高血压消化道出血精神症状糖尿病白内障皮肤5库欣综合征,表现为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紫纹、多汗、体重增加延缓伤口愈合、痤疮、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毛细血管扩张、激素性红斑、紫癜和脂膜炎等对症治疗:皮损在减少或停用激素后会逐渐消失骨骼改变——剂量依赖抑制成骨细胞的骨钙蛋白转录诱导成骨细胞凋亡增加破骨细胞活性骨质疏松、坏死发生率约40%,多见于儿童、青少年、绝经期妇女和老年人在治疗的第一年骨质丢失最为明显(约12%-20%),随着药物使用累积时间越长,流失越多骨骼改变——防治措施避免吸烟和酗酒防止咖啡因摄入预防跌倒不做负重运动防治开始于应用的早期>65岁的老人有脆性骨病史预计治疗期>3个月者短期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持续口服法7骨骼改变——药物治疗钙剂和维生素D预计使用激素>3个月,应在开始治疗时同时补充美国ACR提出应通过药物或食物补充,钙剂1000~1500mg/d和维生素D800IU/d药物不能预防大剂量激素诱发的骨质流失。双磷酸盐所有开始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均应合并用双膦酸盐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和>65岁的男性阿仑膦酸,口服70mg/W8骨骼改变——药物治疗甲状旁腺素——能促进骨形成和骨吸收特立帕肽,20μg/d,皮下注射至少3个月能显著增加椎骨密度降钙素对双膦酸盐不耐受或有禁忌的病人性激素替代疗法噻嗪类利尿药和限制食盐伴有高尿钙症或高血压的病人9肌病近端肌无力和上肢肌肉萎缩,剂量呈正相关常发生在泼尼松相当剂量>40mg/d时,使用氟化激素如地塞米松激素减量后约3~4周症状开始改善,停用激素后肌肉功能恢复正常需数月至1年防治长疗程的患者避免使用氟化激素合用激素助减剂(如免疫抑制剂)以减少激素的用量隔晨疗法,降低发生率适当运动和高蛋白饮食可减轻肌萎缩10内分泌和代谢1、血脂升高——激素导致ACTH减少所致他汀类药物可阻止因高血脂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补充叶酸和复方维生素B(含维生素B6和B12)可防止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合理膳食,减少饱和脂肪和糖类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和纤维的摄入11内分泌和代谢2、血糖升高——激素可减少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肝糖原异生,导致高血糖症长期应用激素患者发生率约为10%~40%,平均为用激素后6周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受损者用激素后可使高血糖加重,隐性糖尿病转变为显性,加重程度与以前糖耐量受损情况有关防治发现血糖升高者应尽量减少激素用量饮食控制激素性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所致:优先选择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严重高血糖者可注射胰岛素12心血管系统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血管壁对血管紧张素Ⅱ和儿茶酚胺反应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系统在400例RA患者中,有高血压者282例,占70.5%。其中:281例未曾服用或服用GC少于3个月者,189例(67.3%)患有高血压58例每日服用泼尼松龙<7.5mg/日、持续6个月以上者,41例(70.7%)发生高血压59例每日服用泼尼松龙≥7.5mg/日、持续6个月以上者50例(84.7%)发生高血压Rheumatology,200847(1):72-75心血管系统——防治措施低盐饮食加服ARB、ACEI、CCB、洛尔类和噻嗪类利尿药对有基础性疾病者,用激素作冲击治疗时应作心电监护,并延长输注时间2~3h/次出现冠心病或心衰者进行强心、利尿、血管扩张、抗凝等治疗15中枢神经系统情绪改变,记忆力减退,假性脑瘤,神经质,失眠及精神病等在合成激素中,地塞米松最易引起精神症状,且在有精神病史和家族史者中更易发生激素引起的精神症状一般在用药后数日或1~2)周出现,也有早至用药当日,晚至药后2个月出现16中枢神经系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