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与应对深入研究的例子:否认机制与冠心病临床2010武汉浙江大学医学院姜乾金(应激与应对研究)应激概念应激理论应激因素应激评估应激临床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点应激反应升华祈祷否认转移求助幽默健康心理临床心理康复心理心身机制(冠心病)提要一、从应激模型到应对方式人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应激多因素模型包涵了这些因素。应对方式则是其中的一个因素。1990年代,在各种应激多因素理论模型基础上,我们设想的心理应激多因素“作用过程”模型,并反映在各种医学心理学教材中。(一)应激过程模型(process-basedmodelofstress)健康疾病应激反应应激源各种影响变量生活事件心理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人格因素应对方式近30年来,我们对应激有关因素(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应激反应等)与健康的关系作了大量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应激不是简单的从生活事件到应激反应的“过程”,实际上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健康疾病生活事件认知评价人格特征心身反应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二)应激系统论模型(system-basedmodelofstress)(1)应激系统论模型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应激反应”处于系统的第一层次;“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处于系统的第二层次;人格特征处于核心层次。应激系统论模型(2)健康疾病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人格特征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心身反应应激系统论模型(3):人格观念、习惯、脾气生活事件工作、人际、婚姻、经济认知评价视角、自动思维应激反应精神、躯体、行为社会支持家庭内、家庭外应对方式积极的、消极的多因素系统附:应激系统论模型要点二、从应对方式到否认机制人类的应对活动包含多种应对策略。其中“否认”就是一种应对机制(过程)应对方式再评价否认祈祷幻想合理化求助倾诉计划回避面对升华幽默淡化自控忍受发泄退化转移屈服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生理反应认知评价情绪反应问题关注应对情绪关注应对(人格基础)放松烟酒服药(一)应对方式种类2002年《医学心理学》七年制规划教材中,我们将国际上多种量表中的应对因子,按“过程应对”模型排列。“否认”是其中之一(二)“否认”概念所谓否认(denial),原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概念,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潜意识心理冲突可诱发焦虑,否认机制则在潜意识里就加以否定,而避免意识层面的焦虑。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精神分析简单示意本我自我超我近年来应对(coping)研究显示,否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是意识性的,是重要的应对方式之一。目前特指个体通过认识的或者潜意识的途径,否定、漠视、淡化和回避应激事件或者淡化心理冲突,从而否定应激事件的存在或其严重性。(三)“否认”的影响因素人格中的特质性否认倾向——有研究认为,否认人格特质来自于儿童发展时期父母行为模式方面的过于严谨、批判性和不安全感。或者成人时期长期的工作压力和从事低控制性的工作。环境、社会支持、经历、期望等——三、从否认机制到冠心病临床研究证明:否认机制中的某些类型有益于心血管健康,有些则是有害的;否认机制对疾病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影响心理社会因素(个性、行为方式、社会环境、否认机制)植物神经系统猝死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情绪(焦虑、愤怒、抑郁等)心率心律血压血小板血液凝固冠状A代谢因素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理生物学过程示意图(一)否认机制是冠心病临床心理社会因素之一(二)否认机制与冠心病预防不利于冠心病的预防——“否认”机制影响生活方式、影响对行为习惯危害的认识、影响对疾病的态度。Sirous(1992)认为否认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长远的负面影响。延误MI及时就诊——资料显示仅1/3病人开始就想到MI。多数病人虽能感觉到先兆症状,但“否定”其重要性,如将某些心脏症状理解成消化系统症状。有报道50%的病人在先兆症状后24小时才去医院求诊。部分病人甚至在再次出现MI先兆症状时,还会表现出“否认”。(三)否认机制与心肌梗死(MI)死亡率缓解MI急性期心身反应,降低死亡率——否认机制可以减轻情绪、行为和躯体反应,有利于心、身的适应。缺乏否认机制的病人往往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