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角色定位太和县赵庙小学范兆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换句话说,肯用心,有追求的校长总会不断地改革、创新,推动学校“旧貌换新颜”“更上一层楼”。在新课程改革中,校长更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学校文化的倡导者1、办学理念我校在“仁恕教育”思想的引领下,认真践行“点燃美好心灵,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积极追求“责任、爱心、奉献”的校训,引导全体师生自信、快乐的学习、发展,在结合我校的实际,反复讨论的基础上,确立了我校的“三风、一训”。校训:责任、爱心、奉献。校风:团结求实,民主创新。教风:博读善教,自信高效。学风:快乐学习,自信成长。2、校园文化(1)、彰显课改特色的文化就是文化墙、宣传栏、班级文化建设、小组文化建设、班级图书角、经典诵读、大课间等,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墙报文化月月评,优秀经典周周诵,阳光体育一小时。(2)隐性文化就是引导我们的老师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素质教育,合作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教育学生从小懂得“真、善、美”,让我们的学生知书达礼,仁爱善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团队打造的“引路者”1、我校去年就确立了“宏观模——自信课堂四步导学法”,这是我们学校领导综合考虑专家的建议,结合我们实际而建立起来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学科模以及个人模。四步导学法(宏观模)明确目标预习交流师生精讲穿插点拨学生展示当堂练习说疑解惑反馈总结赵庙小学语文学科模激情导入明确目标初读课文交流文脉合作品读小组展示达标检测反馈总结赵庙小学数学学科模明确目标、导入预习师生精讲,穿插点拨达标练习,互查展示查找问题,反馈总结2、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的教师积极性、参与性有明显的提高。由最初的几名骨干教师,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人,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积极宣传、树立典型、人事调整,加大奖惩力度,制订各种制度,现在涌现出了刘凌云、范吉贺、张海侠、王彦平、张志峰以及一批新教师为主体的优秀课改教师队伍,这是我校课改得以顺利进行的坚强保证。二、团队打造的“引路者”2、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的教师积极性、参与性有明显的提高。由最初的几名骨干教师,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人,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积极宣传、树立典型、人事调整,加大奖惩力度,制订各种制度,现在涌现出了刘凌云、范吉贺、张海侠、王彦平、张志峰以及一批新教师为主体的优秀课改教师队伍,这是我校课改得以顺利进行的坚强保证。三、课堂改革的“引航者”1、率先垂范带领教师学习,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高效课堂建设的相关知识,大力宣传课改名校的教学成果,组织老师进行体验式培训,如:小组建设、导学案编写等。三、课堂改革的“引航者”2、促进全体教师加强学习。如本学期共读一本书《高效课堂100问》,要求教师写出10篇心得,一本读书笔记,参加知识竞赛等;给教师订阅《中国教师报》,了解课改前沿信息,潜移默化地培养老师的课改意识,想方设法促进老师学习。三、课堂改革的“引航者”3、深入课堂指导老师学习。大量的听课、评课,与老师交流、探讨高效课堂中教学突破,例如对于我们学校组织的每一次“三说”,我都要参加,并且给他们交流、探讨,提出了不少建议。5日上午聂主任、李校长听了我校三位老师的“三说”,给了很高的评价。四、喜怒哀乐的“分享者”在课改的进程中,有欢乐、有笑声、有成功,但更多的是苦,是累,是疲倦,甚至由怨到怒。作为校长要及时做到“三走进、”,走进教室,了解每个班的课改进程;走进老师、倾听他们的想法、困惑,分享他们的成功;走进学生,感受他们的快乐、进步。要做到“四到位”倾听到位、分享到位、指导到位、鼓励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