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中国以药养医的现状及对策VIP免费

浅析中国以药养医的现状及对策_第1页
1/4
浅析中国以药养医的现状及对策_第2页
2/4
浅析中国以药养医的现状及对策_第3页
3/4
浅析以药养医问题及其对策“以药养医”是指医疗机构通过药品价格加成收入弥补其财政投入不足所需的运营和发展费用。以药养医机制虽然在计划经济时期对于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的“以药养医”已远远背离了原来药价加成15%的国家规定。目前我国医院收入中药品加成收入约占一半左右。据国家发改委2005年的统计,全国医院药品平均进销差率超过42%,是国家规定药价加成的15%的近三倍。根据卫生部医院统计数据测算,通过药价加成,每年医疗机构获得的药品进销差价高达500多亿元;另外,医药企业为使自己的产品能够进入医院而支出的名目繁多的“公关费”和医生“回扣”高达数亿元,也就是说每年“以药养医”的金额高达近千亿元。与此同时,医疗机构长期拖欠占用药品回款资金平均千亿元左右,严重影响了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的正常运转。“以药养医”不仅对医药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还带来更为严重的社会后果,概括如下:1“以药养医”滋生腐败“以药养医”机制使医疗机构成了逐处机构。医院收入、科室奖金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药品的创收;部分医疗机构和医生在企业的诱惑下或明或暗地向企业要回扣。“以药养医“的机制不解决,滋生腐败的土壤就不可能铲除,治理商业贿赂的效果也只能是表面的和暂时的。2“以药养医”机制促使药价“虚高”,是“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以药养医”机制使医院更愿意用高价药,因为药价越高,价格加成的绝对值就越大,由于医院垄断了80%左右的药品消费,导致了医药行业的一个怪现象,药价越高越好卖!所以医药行业的价格竞争和其他行业相反,是逆向定价,必须留有足够的“获利空间”,才有人代理,才有人处方,这就加重了百姓的医药负担,导致了“看病贵”。3.“以药养医”影响合理用药,进一步加剧药物滥用“以药养医”机制促使医生开大处方,造成药物滥用,不仅加重了医疗负担,同时还增加了药品的毒副作用产生耐药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显示,中国国内的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约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全国各地滥用抗生素现象普遍存在。4.“以药养医”加剧医药流通秩序混乱“以药养医”机制催生了众多非法医药交易主体,增多了流通环节,加大了流通成本,各种商业贿赂和药品回扣泛滥,加剧了医药流通的混乱。大量的现金交易和回扣,也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5.“以药养医”阻碍廉价药生存和发展“以药养医”记住导致高价药反而好买,而价格低廉的普药在医院备受冷落,其根本原因就是价格太低、折扣太少、几乎没有回扣的空间。一支青霉素的价格只有几毛钱,利润极低,没有回扣,医院便处方与之疗效接近的但价格较高的头孢类药物。目前市场上已有很多廉价药品难觅踪影,前不久上海一病危儿童要最普通的抗菌药物“复方磺胺甲噁唑注射液(复方新诺明)”,竟在全上海找不到。6.“以药养医”阻碍了医疗卫生和医药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以医养医”机制是医疗机构的个别部门和人员“受益”,很多人凭借“审评”、“评标”、“采购”、“处方”等特有的权利获得了很多非法的收入,这些“以药养医”机制的既得利益者,势必强烈抵制“医药分开”政策的实施,因此改革阻力巨大。原因分析1、历史遗留的原因1951年,建国仅两年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当时的政府拿不出更多的钱来补贴医院,而普通百姓也无力承受医治的费用,所以中央政府决定把药品批零差价率留给医院。这就是“以药养医”的机制。在国外的医疗费用组成中,医生的知识和技术是最值钱的部分。美国做一个超声心动图还要再加200元的知识成本费,这便是“以技养医”。而我们恰恰相反。一个关节置换术的全部费用近5万元,其中,床位费500元左右,检查化验费1600元左右,材料费用4万元左右,而医生的技术劳务费用却只有2000元左右。2、补偿体制的缺失医生是一种有风险的职业,他的人才培养周期也远远长于其他行业。同时,其责任和风险的特点比其他行业要突出得多。虽然药品由企业生产,但处方药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样药品本身的风险就转而由医生承担了。所以医生得到一定的补偿。在国外,这种补偿是由财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析中国以药养医的现状及对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