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FDI、融资约束与民营企业出口基于中国企业层面数据的经验分析孙灵燕崔喜君内容提要基于融资的新视角,本文运用192家民营企业面板数据经验分析了FDI对民营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出口更为依赖外源融资能力;外商直接投资仅对合资民营企业和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的出口起到融资缓解效应,而外商直接投资的当地融资则加剧了未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出口的外源融资困境;对合资民营企业而言,出口融资约束的缓解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商直接投资,而非合资民营企业出口融资约束的缓解则主要依赖于金融市场改革。关键词FDI出口融资约束民营企业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图分类号:F75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64[2011]011007020468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出口额从1985年的273.5亿美元上升为2008年的14306.9亿美元,在世界的排名从1985年的第17位跃升为2008年的第2位,货物出口占世界出口市场的份额从1985年的1.4%提高到2008年的9%。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明显增强。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从1985年的3%上升到2008年的29.1%。在此过程中,外资企业对出口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我国总出口中占据了主导地位。2008年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出口额分别达到了7905亿美元、2572亿美元和3807亿美元,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分别为55.3%、18%和26.7%。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技术外溢的角度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内资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并且这些研究的前提假设大多是企业不存在融资约束。然而,现实中不同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并不相同,这种不同可能会导致企业出口能力的差异。Chaney(2005最早将流动性约束纳入Melitz(2003的企业异质性模型,得到的结论是,具有较高流动性的企业由于面临较少融资约束,能够克服进入出口市场的沉没成本,从而更容易进行出口。Ju和Wei(2005在运用木桶效应分析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时发现,一国的禀赋优势能否转化为出口优势取决于该国的金融发展状况,如果外源融资约束束紧,则增加资本存量也不会对产出和回报产生影响。只有不受这种约束限制,标准的HOS预测才会有效,这就类似木桶的容积是由其最短的那条边所决定一样。Greenaway、Guariglia和Kneller(2005研究了外源融资约束对英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发现,只有那些不受外源融资约束的企业才可以进入出口市场,大多数企业由于外源融资限制难以进入出口市场。近期一些学者(Huang,2003;Hericourt和Ponce,t2009;冼国明和崔喜君,2010等研究发现,FDI有助于缓解发展中东道国企业的融资约束。因而,有必要基于融资的视角考察FDI对发展中东道国内资企业出口的影响。结合我国国情来看,民营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调查数据表明:中国是80个样本国家中金融约束最大的国家,80%的民营企业将融资约束视为投资扩张的主要障碍之一(Claessens和Tzioumis,2006。那么,在中国,FDI是否通过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而促进后者的出口增长?如果FDI对民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61FDI、融资约束与民营企业出口营企业出口具有融资效应,那么,其效应与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带来的融资效应相比,哪种效应更为显著?本文将试图解答上述问题。对此,本文借鉴Li和Yu(2009的计量模型,运用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调查中2000~2002年192家民营企业和48家国有企业样本,经验检验民营企业出口是否依赖于外源融资能力,并与国有企业出口的外源融资依赖程度加以比较,随后,我们还将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类型民营企业出口的融资效应,并与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带来的融资效应加以比较。易进入出口市场;企业生产率是企业出口的重要影响因素。Clerides、Lach和Tybout(1998最早提出了自我选择效应。按照这一猜想,由于出口市场存在进入壁垒(运输成本、分销与市场营销成本、企业为适应国外标准而改变产品的成本等,因此只有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可以克服这些沉没成本。企业为了增加在出口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这就是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在考察企业外源融资能力对企业出口能力的影响后,我们进一步检验外商直接投资是否通过缓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