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棋盘中学——陈建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2)培养学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维护各民族的团结,最终要落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中。2.过程和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达到情感体验与活动相结合,利用音乐熏陶法、视频播放法、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等。课堂教学以活动探究为主,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己体验、感悟,并归纳、提炼得出结论。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我国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动材料,培养学生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在日常行动中自觉做到“三个尊重”。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难点:如何做到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三、课前准备:提示学生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1、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服饰特点、文化成就,重点关注“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2、搜集反映我国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学习的史实。四、课时计划: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导入语:欢快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这个欢乐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亲如兄弟,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欢乐、自豪、美好的祝愿一起学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活动探究、学习新课第一目: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1、考一考——教师课件展示小游戏:学生抢答指出下列几张图片中展示的服饰分别属于我国哪个民族?介绍一下你对这个民族的了解。2、说一说——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1)除了上述民族外,我国还有哪些民族?(2)选一个你所熟悉的民族,介绍它的风俗、文化、代表人物等。过渡语:我们的五十六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历经几千年的民族迁徙、分化融合,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民族面貌,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请同学们第一段和第二段,各小组围绕下面的问题议一议:问题:(1)我国“少数民族”称呼的由来?(2)结合收集的资料说说我国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采取了什么制度?并交流各自对这项制度的了解。(3)这项制度的重要地位如何?3、议一议——学生相互讨论4、教师总结:我国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这项制度称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过渡语: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引导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迎来了民族关系的新时代。第二目: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1、提出问题:结合42——43页两个活动题,阅读教材42页中间大字部分找到新时期的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2、学生阅读分析交流,归纳得出: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3、教师出示图片举例说明。4、教师小结:我们都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之间的纠纷时有发生,,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做才能有效地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平等与团结呢?4、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发言:①自觉履行职责和义务。②做到三个尊重。5、课堂巩固,提出问题: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民族团结()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②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③有利于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④能够彻底消除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⑵、玉树山寨废墟堆,汉藏一家共安危,玉树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展开救援行动()①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原则②传递了大爱无疆的温暖③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④消除了民族之间的差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⑶、[2010金华中考]新中国诞辰60周年庆典上,新疆彩车的一大亮点是所有图案全部为手工绘制,9名美工在北京起早贪黑干了整整18天,一笔一画绘出那些精美的图案。他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