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考试说明考查角度备考指导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1.运用“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的原理,分析不同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实质和影响。2.从历史起因、条件、发展规律和趋势、影响等角度梳理每一个考点。3.注意中外关联比较。2.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的兴起。(2)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主要作品。(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及其历史影响。(2017·江苏单科,T23)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2014·江苏单科,T13)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及内涵3.宗教改革(1)宗教改革的兴起。(2)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2018·江苏单科,T15)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3)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及其历史影响。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背景(1)政治: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2)经济: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3)思想:个人主义的成长。2.表现(1)智者运动①代表: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②意义: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2)苏格拉底①思想:提出“美德即知识”和“认识你自己”。②意义: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是欧洲启蒙思想的源头。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关系(1)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2)苏格拉底倡导“美德即知识”,弥补了其缺陷和不足,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否定。(3)斯多亚学派①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②代表:芝诺、西塞罗和塞内卡。③思想:理性是与生俱来的;“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④意义: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考法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及表现『典例』(2016·课标全国Ⅲ,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解析材料“我憎恨所有的神”说明该剧反对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故本题选择D项。古希腊人崇拜神灵、宗教意识强烈,故A、B两项错误。题干没有反映雅典人重视物质生活,C项排除。答案D【方法突破】★明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抓关键材料“我憎恨所有的神”体现了反对以神为中心,强调了人的价值。★定方法比较型选择题:从形式上看,有隐性和显性之分,显性比较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不同”“共同点”“相似处”等词语出现;隐性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的提示语。本题属于隐性比较型试题,要明确考查的核心概念,对比找出表现其特性的特点。【变式训练】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体,穿戴和人相同。”这一观点()A.反对天主教会权威B.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C.具有唯物主义色彩D.否定宗教神话的作用解析从材料信息“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和人相同”等信息可以看出,色诺芬尼认为人、神一样,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B项正确。公元前6世纪天主教会还没有建立,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否定神的存在,故D项错误。答案B【史论链接】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再到人自身。(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4)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考点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识点一文艺复兴1.背景(1)思想:基督教神权占据统治地位,主张禁欲主义。(2)经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和城市兴起,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3)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2.表现形式: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3.旗帜:人文主义。4.成就阶段代表人物及作品特点初期(意大利)但丁与《神曲》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彼特拉克与《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