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惟微小筑专题分类:光学局部1.〔2021·长沙〕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本实验应选用〔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进行实验。〔2〕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3〕小明竖直放好蜡烛A,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分别记录A和B的位置;屡次移动蜡烛A重复实验。实验中如果蜡烛A靠近器材M,那么蜡烛B〔选填“远离〞或“靠近〞〕器材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解析:〔1〕利用玻璃板便于观察玻璃板后的蜡烛,以确定像的位置;〔2〕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3〕A靠近器材M,那么蜡烛B也靠近器材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故答案为:〔1〕玻璃板;〔2〕大小;〔3〕靠近。2.〔2021河北〕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云在水中飘〞是小明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看到“云〞在水中运动的现象。“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_________形成的虚像和云在水面的__________形成的虚像同时出现的现象。【答案】(1).湖面(2).折射(3).反射解答:云在水中飘说明云是运动的,是以湖面为参照物;水中的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从上面看时,会感到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是鱼的虚像。故答案为:湖面;折射;反射。3.(2021滨州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的实验,〔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据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有什么关系?公众号:惟微小筑〔2〕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那么凸透镜的焦距f=cm。〔3〕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假设将凸透镇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10cm处,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选“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当f<u<2f时,物体移动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解析:〔1〕根据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据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关;〔2〕由图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3〕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体在15cm处时,物距为50cm﹣10cm=4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原理;〔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增大。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移动的速度,当f<u<2f时,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移动的速度。答案:〔1〕物距;〔2〕10.0;〔3〕照相机;〔4〕增大;大于;小于。4.〔2021?聊城〕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解析:图中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后变为平行光线,因此该透镜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如以下图:公众号:惟微小筑5.〔2021潍坊〕如以下图,一束光线与水平方向成60°角,请你放置一块平面镜使它的传播方向变为水平向右,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解析:要使它的传播方向变为水平向右〔即反射光线水平向右〕,那么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据此画出法线,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的垂线,即平面镜的位置;因入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60°角,而反射光线是水平向右的,所以反射光线与上面的虚线平行,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80°﹣60°=120°,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60°.如以下图:6.〔2021潍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