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有效运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有利于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充分走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有利于拓宽识人选人视野,在更大范围内择优选拔人才;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广大干部的进取精神;有利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加强群众监督,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对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干部选拔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领导在选拔干部时,不是从党的利益出发,人民的利益出发,不是按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原则、纪律办事,不是去认真执行“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而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从小集团利益出发,凭个人好恶选拔人才、任用干部,把选拔干部的视野放在部下、老乡、同学中,甚至搞顺我则昌,逆我则亡,以官谋钱,权钱交易,形成恶性循环;有些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后,宗旨意识淡薄,没有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不是人民的公仆,而是人民的主人,利用人民给予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在干部选拔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选拔干部工作公开化,便于放开视野,拓宽渠道。同时也可以抵制和克服选人用人上的恶习,歪风。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拓宽干部选拔视野,就得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从各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彻底打破干部、工人,农民的“身份框框”,党与非党干部的“政治框框”,学历高低的“文凭框框”,资历深浅的“辈分框框”,要不惟身份看素质,不惟年龄看本领,不惟文凭看水平,不惟资历看能力。同时,不断引入竞争机制,变“相马”为“赛马”,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竞争可以激发人才成长,使每个干部消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懒汉懦夫思想,时刻保持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竞争必然会出现“无功便是过,无绩便是错,没功没绩要让座”的局面。第1页共4页公开选拔方式主要适用于选拔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的副职领导干部。用这一方式选拔的领导干部,凡需要依法任命的职务,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涉及国家重要机密和国家安全的特殊职位,不宜用这种方式选拔领导干部。二、规范运作,注重程序统一考试是公开选拔的关键环节,由组织人事部门根据考试的目标设置相应的考试内容,对应考者的知识、能力等素质进行客观测定,通过考试找出应考者相互之间的差距,为在众多的比较优秀的人选中选拔出更为出色的对象提供依据。在运作中,首先是确定考试的目标,中心是解决“考什么”,即如何正确圈定考试内容的问题,主要是确定适用职位规范的需求,适应入口和考试的特点,适应应试对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然后设计考试内容,即将考试的目标和考试的内容具体转化为考试试题,确保标准统一,注重测能,内容有针对性。有条件的地方则可委托干部教育院校、大专学校设计,尽可能建起比较全面的题型、题库,从中抽取。实施考试,实施考试包括笔试、口试、临场演试,是公开选拔干部的一个重要环节。实施考试的步骤分准备阶段和考试实施阶段。准备阶段包括组建考试机构:编制考试计划、试题、试卷:印制考试表册:发布考试公告、组织报告:资格审查:填发《准考证》《考试通知单》;考试实施阶段包括笔试、口试、临场演试。根据考试情况确定初步入围资格。提出建议名单,由组织人事部门或用人单位进行全面的政治立场、思想品质、工作实绩方面的考察,最后以考试考察结果,确定任用者,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法任用。全面考核,是对通过考试取得初步入围资格的人员进行政治素质和工作成绩的考核,包括对他们的业务素质、智力素质、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察。全面考核主要包括考核内容、考核的程序和方法两个方面。考察考核,是在党委统一领导由组织人事部门对参考者作进一步的定性评定。这对于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具有重要意义。三、严格监督,按章招考第2页共4页严格程序监督,保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贯彻执行,对确保招考工作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公开选拔作为一种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