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光合细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VIP免费

光合细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_第1页
1/5
光合细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_第2页
2/5
光合细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_第3页
3/5
光合细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摘要】利用从西南大学北校区崇德湖的边泥,富集分离得到两种光合细菌,该菌株厌氧培养后呈现出红色和绿色,革兰氏染色呈阴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及文献资料查询鉴定,初步鉴定为该菌株属于红假单胞菌属和蓝细菌。【关键词】光合细菌富集分离鉴定目的初步了解无氧操作,学会无菌操作和革兰氏染色,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习分离厌氧光合细菌及初步鉴定的方法。原理光合细菌在有光照缺氧的环境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与绿色植物不同的是,它们的光合作用是不产氧的。光合细菌在自身的同化代谢过程中,又完成了产氢、固氮、分解有机物三个自然界物质循环中极为重要的化学过程。从厌氧且能得到光照的环境采样,选用特定的富集和分离培养基,在厌氧并有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可分离到不同的光合细菌。材料与用具1、材料崇德湖池塘边透光处采取淤泥2、培养基及试剂光合细菌液体富集培养基(以下配方为500ml所用):CH3COONa1.5g;CH3CH2COONa0.15g;NaCl0.5g;(NH4)2SO40.15g;MnSO412.5mg;K2HPO40.15g;KH2PO40.25g;CaCl20.025g;MgSO4•7H2O0.1g;FeSO4•7H2O0.0025g;酵母膏0.05g;蛋白胨0.005g;蒸馏水500ml;pH7.0光合细菌分离培养基(以下配方为500ml用):CH3COONa1.5g;CH3CH2COONa0.15g;NaC10.25g;NH4CI0.5g;MgSO4•7H2O0.1g;K2HPO40.15g;KH2PO40.25g;CaC120.025g;MnC12•4H2O0.0015g;FeSO4-7H2O0.0025g;酵母膏0.05g;蛋白胨0.005g;谷氨酸0.0001g;蒸馏水500ml;琼脂10g;pH7.2—7.4无菌水、无菌液体石蜡3、仪器及用具光照培养箱、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锅、酒精灯、三角瓶、培养皿、试管、接种环、接种针、玻璃珠等。操作步骤(一)采集含菌样品从崇德湖湖边某向阳处挖取淤泥。(二)培养基的制作按照给出的配方配制培养基。(二)富集培养取已经灭菌的200ml的光合细菌液体富集培养基,加入少许玻璃珠,同时接入泥样10g,振荡混匀,液面注入0.5cm高灭菌液体石蜡,棉塞封口,造成厌氧环境。在温度28℃、光照5000lx的生化培养箱中培养至培养液呈红棕色,并且在瓶底淤泥表面有深红色沉积物,使欲要分离的光合细菌成为优势种(三)多次富集取适量经初步富集的菌液于试管液体富集培养基中,再次富集,重复两次,使光合细菌进一步繁殖增多,成为绝对优势种。(四)光合细菌的分离①采用混菌法,在无菌培养皿上滴加1ml富集培养液,然后倒入一层厚厚的分离培养基(融化后的培养基应冷却至50℃后再覆盖),混匀后置于光照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分离,直至得到纯的单个菌落。②采用双层平板划线法和双层平板涂布发,即先在无菌培养皿上倒一层培养基,然后涂布和划线菌液,再在其表面倒一层培养基,形成无氧环境。继续培养至出现单菌落。待单菌落长出后,用穿刺法继续纯化目的菌,即用接种针在平板中挑取菌落为红色和绿色的菌落,插入培养基底部,继续培养后进行菌种鉴定。(五)光合细菌的初步鉴定首先观察分离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形态及特征,对不同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形态特征。五、实验结果在富集培养基中,培养液刚开始逐渐成为红褐色,持续一段时间后变为绿色并能看到明显的绿色藻状物。分离培养基底部得到了两种厌氧菌落,一种为红色菌落,菌落表面微光滑、突起、湿润、有光泽、不透明,菌落边缘整齐,革兰氏染色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光学显微镜下细菌形态为杆状,长明显大于宽。另一种菌落呈绿色,表面光滑湿润,不透明,边缘整齐,革兰氏染色表明该菌株也为革兰氏阴性菌,光学显微镜下细菌形态为球状或链状。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两种厌氧菌的形态观察和革兰氏染色结果,查文献初步判定红色菌落为红假单胞菌属,绿色菌落为蓝细菌,当然这只是初步的判断,还得经过系列实验才能得出具体结论,但由于实验条件有限,不能进一步鉴定其生理生化特征2、鉴于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因此所用培养基含碳源和氮源甚少,不利于大多数微生物生长,所以培养基中杂菌很少,只在分离平板表面上出现一种乳白色、湿润、凸起、呈浆状的杂菌。3、在配置培养基的过程中遇到了麻烦,首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光合细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