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张万宏1。吕然博2。张建平2。王京波2。李国建2(1河南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开封475000;2开封市脑科医院)[摘要]采用经翼点人路显微手术治疗48例蝶骨嵴脑膜瘤,(根据所见肿瘤主体部位分为外侧型和内侧型)。外侧型25例行手术全切除,内侧型23例中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5例视觉障碍明显改善,l例单侧视力损害加重,动眼神经损伤l例,偏瘫1例,死亡1例。术后26例随访2个月一9a,复发6例均为次全切或大部分切除患者。认为经翼点入路手术可获良好显露,充分利用显微技术辨别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注意保护穿通动脉,酌情处理肿瘤与重要结构的黏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关键词]蝶骨嵴脑膜瘤;翼点入路;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739.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66X(2009)02-0062-02蝶骨嵴脑膜瘤是起源于蝶骨大、小翼上的脑膜瘤,内始自前床突,外抵翼点。近年来,Watts建议将蝶骨嵴脑膜瘤分为两型,即内侧型和外侧型。全切蝶骨嵴脑膜瘤又不增加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并非易事,特别是内侧型肿瘤,因其可能侵犯海绵窦和颈内动脉,全切肿瘤手术难度很大。2006年7月~2008年4月,我们采用经翼点人路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24~66岁,平均46岁;病程2个月一15a,平均la6个月;肿瘤最大直径<3.0cm3例,3.0—6.0em36例,>6.0em9例;内侧型23例,外侧型25例。临床表现:头痛33例,癫痫发作12例,视力下降17例,眼球运动障碍4例,轻偏瘫4例,视神经乳头水肿18例,视神经萎缩9例,眼球突出1例,Fos—terKennedy综合征3例,眶尖综合征l例,无明确症状2例。CT示肿瘤边界清晰,呈均匀一致的等密度或高密度不同程度增强影;6例蝶骨嵴破坏,1例肿瘤突破中颅窝底,突人翼腭窝。MRI示病变呈等T1或略长T1、长,12信号,增强后瘤体明显强化;侵及海绵窦3例,挤压海绵窦2例,推移颈内动脉2例,推移大脑中动脉14例。1.2手术方法本组36例采用翼点人路、12例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包括低位翼点入路、翼点颧弓下入路、眶翼点颧弓下入路)。沿蝶骨嵴弧形切开硬脑膜,镜下分开’:j裂池找到肿瘤并分块切除肿瘤。其中全切4l例,灰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2结果术后5例视觉障碍明显改善,l例单侧视觉损害加重(由眼前指数转变为完全失明),动眼神经损62伤1例,偏瘫失语l例,死亡l例。术后病理分类:内皮型脑膜瘤35例,纤维型6例,血管型5例,砂粒型2例。26例随访2个月~9a,平均5a,影像学检查复发6例,均为近全切除及大部切除病例,复发时间为2-4a。3讨论蝶骨嵴脑膜瘤占脑膜瘤的10%~18%,而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占蝶骨嵴脑膜瘤的60%左右,内侧型起源于前床突和邻近的蝶骨小翼内侧部分,亦可仅限于前床突。蝶骨嵴脑膜瘤可呈球形、扁平形两种,扁平形肿瘤可广泛侵袭蝶骨嵴并扩展至颅外腔隙,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解剖位置深,与颅底重要血管和神经相比邻,部分肿瘤还可包绕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水平段,甚至向鞍旁侵袭海绵窦,鞍上压迫视神经,鞍上后部压迫下丘脑,因而手术难度大。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麻醉技术、显微外科技术、颅底外科及脑保护技术等的发展,妥善分离和保护受肿瘤累及的脑血管与重要神经结构已成为可能。蝶骨嵴脑膜瘤为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但其血供极其丰富,多数为颈内、颈外双重供血,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采用翼点人路、改良翼点入路,或采用低位翼点入路⋯,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生长方向将骨瓣向颜面部扩大,并保证骨窗尽量靠近颅前窝及颅中窝底。由于蝶骨嵴脑膜瘤多由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双重供血,因此开颅后应先处理硬膜外动脉供血。外侧型肿瘤以单纯颈外动脉供血或以颈外动脉供血为主,首先经硬脑膜外尽可能阻断来自颈外动脉的供血,根据肿瘤向前颅窝或中颅窝生长的程度,采用硬膜内外联合分离法切除肿瘤。内侧型肿瘤处理相对困难,一方面肿瘤基底临近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另一方面肿瘤血供来源于颈内外动脉万方数据同时供血,并包裹或推压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和脑组织,内侧型肿瘤以单纯颈内动脉或以颈内动脉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