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账簿与部门决算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内容有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会计账簿与部门决算的关系,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在部门决算审核时应注意的问题。部门决算是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反映,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编制部门预算、实施科学收支管理的基本依据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影响部门决算质量的几个因素:一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后生成的结果。近两年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改革频繁,会计知识更新没有跟上。对会计核算的原则、方法认识不全面,实际操作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样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对同样的会计要素进行审核后,帐务处理也可能不一样,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历年部门决算审核和小金库治理中发现的问题,说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的配备不合理,会计人员职业素养不高,会计工作的交接不规范,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明晰,填制会计凭证未按规定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登记会计帐簿随意性大,编制财务报告不合法、不真实等等,造成账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差错等问题。1三账实、账表不一致导致信息失真。对单位的所有收支进行全面清查、核对、整理和结算,是编制报表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单位决算数字准确,内容完整以及保证国家资金及财产安全的必要措施,也是贯彻执行财政、财务制度的重要手段。账实、账表不一致主要反映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年终清理和年终结账上没有规范。一是往来款项账实不符。二是财产物资账实不符。三是收入账表不符。行政事业单位填制决算报表时,对其他收入、事业收入等要以财政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实际工作中,由于收入账务处理和计算的口径不一致,单位的收入项目和金额有可能与财政部门的不一致,因而造成决算账表不符。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编制部门决算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合理设置会计核算科目;按照财政部《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通知》(财库【2006】26号)要求,行政单位拨入经费和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设置明2细账。经费支出科目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款级设置明细账。事业单位也应该依据财库【2006】10号文要求,在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科目,并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设置明细账。事业支出科目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款级设置明细账。这样做的目的是啥?在年底编制部门决算报表时利用“收入明细表”与“功能分类支出明细表”查看收入和支出的各预算科目使用是否正确,如:2011601,2011602,2080501,2100401,2100403等为行政单3位使用的功能科目;2011650,2080502,2100402,2011699等为事业单位使用的功能科目。同时,要按照“量入为出,结余不得为负”的原则,检查各功能科目年末结余是否大于或等于零。发现有不正确的情况,要查找原因后出凭证予以更正。检查经济科目使用是否正确。利用“功能分类支出明细表”,查看基本支出类预算科目(如2011601,2011650,2050501,2080502,2100401,2100402,2100403,2290301等)发生数是否全部在“基本支出”栏内,如在“项目支出”栏内有数字则不正确;反之,如项目支出类预算科目(如:2011602,2011604,2011607,2011610,2011611等)发生数是4否全部在“项目支出”栏内,如在“基本支出”栏内有数字则不正确。检查各专项项目收支是否平衡。具体看报表:1.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财决01表)。本表为自动生成表。2.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2表)。①“上年结余”按2008年部门决算报表中“年末结余”(财决02表)对应科目及金额填列。②“本年收入”按12月财务报表的“收入明细表”对应科目及金额填列。③“本年支出”按财务报表的“功能分类支出明细表”对应科目及金额填列。3.收入决算表(财决03表)。按财务报表的“收入明细表”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