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富生。刘爱河:科学家视野中的真理科学家视野中的真理毕富生刘爱河(山西大学哲学系,太原030006)摘耍:分析牛顿、爱因斯坦及汤川秀树等科学家在各自的自然科学实践过程中对真理问题的看法。他们的真理观与他们所从事的科学实践密切相关。他们所谈论的真理,不是一般的形而上学的议论,而是和他们的科学思想相互贯通的朴素的观念。他们的真理观具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应该区别对待,不能将他们的观点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中。在真理观这个问题上,需要探讨的问题还很多。所以,随着科学的发展,会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在新的问题不断提出和解决的过程中,真理观便得到了发展。要想全面地理解真理问题,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哲学和逻辑的领域,而忽视科学家对真理的深刻洞见。关键词:科学真理;客观真理;真理符合论中图分类号:B8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0-2987(2007)01—0062-05真理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自然科学是真理理论的基础。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是人类认识中最精华的部分,是每个时代人类认识的结晶,它为真理理论的研究提供材料、手段和方法,而真理理论的研究又为自然科学提供指导。自然科学家主要从事的是一种科学认识,其积极成果,就是揭示和反映自然界的真谛,因此,自然科学家与真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大多具有热爱真理、执着追求真理、为真理而献身的高贵品格。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牛顿说,他最好的朋友是真理。他曾自我评价到:“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但在我看来,我只是像一个在沙滩上玩耍的男孩,一会儿找到一颗特别光滑的卵石,一会儿发现一只异常美丽的贝壳,就这样使自己娱乐消遣;而与此同时,真理的汪洋大海在我眼前未被认识,未被发现。”【】这段话是大科学家的谦辞。实际上,牛顿的一生是探索真理这个汪洋大海的一生,他为人类找到的真理“卵石”和真理“贝壳”对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牛顿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与他的正确的真理观是分不开的。牛顿认为,科学就应该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科学理论怎样才能成为真理?牛顿认为,首先,科学所研究的是感性的物质世界,科学理论要成为真理就不能有丝毫的虚构,必须对感性物质世界进行真实描述。而且,在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时,必须真实,不得超出真实之外而画蛇添足地任意解释。只能以符合自然事物本身为限。超出这个限度的任何主观的随意添加都是谬误,是科学所不允许的,是与真理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其次,真理应该具有普适性。因为自然界本身有着简单的和谐一致性,所以科学理论要成为真理,也必须揭示自然本身所具有的这种内在的一致性。“对于相同的自然现象,必须尽可能地寻找相同的原因。”圈只有找出这种相同的原因,才算深刻认识到相同现象内在的相同本质,这样才算获得真理。再次,真理应该是能够证明的。不能证明或尚未得到证明的,都不能称为真理。牛顿曾经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即任何两个物体或质点之间,均有相互的吸引力,大到巨大的天体之间,小到微粒之收稿日期:2006一l0-08作者简介:毕富生(1950一),男,河南安阳人,山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逻辑哲学。刘爱河(1975一),女,山西交城人,逻辑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逻辑哲学。·62·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晋阳学刊2007年第1期·哲学研究·间,太阳与地球、地球与月亮、苹果与地球、地面上的两物体之间等等,无不具有相互的吸引力。引力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两物体质心之问的距离平方成反比。万有引力定律是否为真理,这是需要证明的。不少人持有疑问,笛卡尔派更加以怀疑。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惊人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于是,人们不再怀疑它的正确性,被公认为真理。许多自然科学家都非常重视实验和归纳在发现和论证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牛顿也不例外。牛顿认为,在自然科学里总是先用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包括做实验和观察,用归纳法去从中作出普遍结论,·并且不使这些结论遭到异议。”虽然实验和归纳得出的结论还不能算是普遍的结论,“但它是事物的本性所许可的最好的论证方法,并且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