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题康复是达到下述目标的一个过程,旨在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或)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种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立能力,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康复医学定义: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学科,为了康复的目的、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等问题。具有特定的学科内涵,明确的技术体系。对象:损伤与急、慢性疾病和老龄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者。范围:骨科和神经系统的伤病,心肺疾病、癌症、慢性疼痛、精神病、感官(视、听)、智力障碍的康复。康复评定的内容及其目的:目的:1、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2、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依据;3、动态地观察残疾的发展变化;4、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5、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内容:1、残疾的原因:由康复医师或专科医师进行诊察,是制订治疗方案和判定患者整体预后的基础;2、现病史:通过医师问诊了解疾病目前所处的阶段、为判断今后恢复的程度和速度提供依据;3、体征:通过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对残疾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等作出评价。4、全身状况、现有残疾和并发症:能使医师了解患者的耐受程度及其有碍康复的因素,制订符合患者身体条件的合理的康复计划;5、精神、心理、智力、年龄、性别、社会和经济背景等:由康复医师或精神科医师或以及心理学和社会工作者等进行,了解和分析康复训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6、残疾评价测试:由各专科治疗师进行,包括肌力、肢体能力、ROM、ADL、语言、职业能力测试等。7、专科、各个病种康复评定的特殊性-示例运动疗法的作用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2、提高代谢能力、改善心肺功能;3、维持和恢复运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4、促进代偿机制的形成和发展。何谓残疾?如何分类?对策?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广义残疾包括病损、残疾在内,成为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分类: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对策:1、预防和治疗并发症2、恢复和改善存在的功能障碍3、利用和加强残存的功能(健肢代偿患肢训练、矫形手术)4、假肢、支具、轮椅等补偿功能。5、改善环境支持系统(无障碍设计、社会家庭支持、教育就业训练)简述物理疗法的定义。使用各种物理因子包括声、光、电、磁、力、热、冷等进行治疗的康复治疗。分为运动治疗、器械治疗、手法治疗。简述康复治疗的主要方法(至少明确叙述3种以上)。运动疗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等。简述脊髓损伤后患者的主要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的措施有哪些?早期的康复治疗:一般是发病后6-8周,目标:保持呼吸道清洁与畅通;加强瘫痪肌及膈肌的力量;防治泌尿系感染;预防褥疮;保持ROM和瘫痪肌肉长度等。恢复期的康复治疗:一般指发病后8-12周,此期训练的重点是获得姿势控制和平衡能力。1、肌力训练2垫上训练3、坐位训练4、转移训练5、轮椅训练6、步行的训练7、矫形器的使用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9、功能性电刺激10、心理治疗11、其他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及原则:康复治疗应早期介入,介入越早,效果越好。治疗时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早期:针对致病因素去除病因,减少对神经的损伤,预防关节挛缩的发生,为神经再生作好准备。措施:受累肢体各关节功能位的保持;受累肢体各关节的主被动运动;受累肢体出现肿胀的处理;物理因子的应用;受累部位的保护。恢复期:重点是促进神经再生、保持肌肉质量、增强肌力和促进感觉功能恢复。措施: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肌力训练;ADL训练;作业治疗;感觉训练;促进神经再生;手术治疗。何谓易化技术?易化技术又叫神经发育疗法(NDT)或神经生理学疗法(NPT),是改善脑病损后运动控制障碍的治疗技术。易化技术的共同特点包括哪些方面?①利用各种感觉刺激作为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