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黄煌教授运用五苓散的经验VIP免费

黄煌教授运用五苓散的经验_第1页
1/4
黄煌教授运用五苓散的经验_第2页
2/4
黄煌教授运用五苓散的经验_第3页
3/4
黄煌教授运用五苓散的经验——附98例病案分析作者:吕永斌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级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46【关键词】五苓散;《伤寒论》;《金匮要略》;名医经验五苓散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5味药组成,出自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主治烦渴、水逆、霍乱等病证。《伤寒论》涉及原文共计11条,其中描述的症状主要有消渴、小便不利、呕吐、多汗、脉浮、发热等。历代医家皆有应用五苓散的经验记载,且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黄煌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擅用经方,对五苓散的应用亦颇有心得。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受益良多。现将黄教授运用五苓散的经验,通过门诊收集的98个病例介绍如下。1资料统计及分析本组98例均为黄教授门诊患者,资料为电脑实时记录。时间从2004-04-10—2007-02-27。1.1发病特点98例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85岁,平均50.17岁,主要年龄段为:31~40岁(13例)、41~50岁(27例)、51~60岁(24例)、61~70岁(17例),共81例,占病例总数的82.65%。本组疾病按照中医病因分类,以内伤为主,没有单纯的外感病;按照病程分类,多为慢性病。致病因素中,以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嗜酒为多。1.2病种分布见表1。表1病种分布病种分类(略)由表1可见,本组98例患者,涉及疾病60种。病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以内科为主。按系统分类,涉及循环、消化、呼吸、血液、内分泌、神经、皮肤、生殖等各个系统,其中又以消化(24例)及内分泌和代谢(21例)系统为主。按照是否肿瘤划分,肿瘤共有37例。可见五苓散的应用广泛。1.3症状、舌脉特点及分析1.3.1症状特点本组98例,出现症状80个,出现总频次257次。根据症状出现的频次高低排列如下。1.3.1.1主要症状指在98例中出现次数>20次者:腹泻或大便不成形(35次)、水肿(34次)、口干渴(27次)。1.3.1.2次要症状指98例中出现次数在10次以上,20次以下者:多汗(18次)、疲乏(14次)。1.3.2舌脉特点1.3.2.1舌象舌质描述65频次,其中正常(舌淡红)7次,异常58次:舌淡16次,舌淡嫩2次,舌黯23次,舌黯紫8次,舌红9次。舌苔描述42频次,其中正常(薄白)23次、异常19次:腻14次(白腻12次,黄腻2次),白滑1次,苔干1次,少苔1次,白厚苔1次,薄黄苔1。舌体描述胖大15次,无瘦小舌记录。舌象特点归纳为:舌淡或紫黯,苔多白腻或水滑,舌体常胖大。1.3.2.2脉象本组病例脉象记录6次,其中脉滑数、脉虚、脉中空、脉数、脉沉、脉缓各1次。脉象描述不多,无明显规律,不能作为方证的主要内容。1.4方证归纳及比较根据以上对98例患者的统计,以主要症状和舌象特点作为主要内容,归纳五苓散方证如下:腹泻或大便不成形,水肿,口渴,舌淡或紫黯,苔多白腻或水滑,舌体常胖大。将以上的方证特点与张仲景原文相对照,发现共有的症状仅有口渴,舌象、腹泻便溏及水肿等张仲景原文没有描述。同时,张仲景原文记载有小便不利、呕吐、多汗、脉浮、发热等症状,而本组病例出现较少。分析其原因,考虑为本组病例病种、病情与张仲景所治疗不同。张仲景原文治疗疾病多为外感疾病,发热性疾病较多,故而可有发热、脉浮、多汗、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等症状。《金匮要略》中“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一条才是对内伤杂病的描述与治疗。本组病例全是内伤杂病,故而主症不同。原文治疗霍乱,暗含腹泻症状。水肿和舌象表现为张仲景所未描述,可以补充。1.5用药特点本组98个病例,全部使用了汤剂。使用原方5例。常用合方取>6次者,按频次高低排列如下:小柴胡汤(29次),桂枝茯苓丸(6次),芍药甘草汤(6次)。常用加味>6次者,按频次高低排列如下:生姜、大枣同用(55次),牛膝(40次),白芍药(30次),葛根(16次),连翘(13次),茵陈(6次)。常用药物剂量:桂枝10~20g或者肉桂6~12g,茯苓15~30g,猪苓15~30g,泽泻20~40g,白术15~30g。通常分为3个剂量段:小量,桂枝10g,茯苓15g,猪苓15g,泽泻25g,白术15g;中量,桂枝12g,茯苓20g,猪苓20g,泽泻30g,白术20g;大量,桂枝15g,茯苓30g,猪苓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黄煌教授运用五苓散的经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