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北医科大学传染病学教研室,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病毒性肝炎及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常委、河北省医学会感染病学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感染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石家庄市医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中国肝脏病杂志》《国际流行病传染病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临床荟萃》《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编委。从事传染病医疗、教学、科研30年。在各种常见传染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疑难及危重症肝病及各种并发症的救治、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黄疸、肝脾肿大等诊治方面。甄真教授肝脏疾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肝脏疾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诊断思路诊断思路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甄真甄真2神经系统组成神经系统组成3脑神经间脑神经系统受损的主要表现神经系统受损的主要表现1.意识障碍: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2.高级智能障碍:语言、理解力、计算力、定向力、记忆力3.精神状态: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性格颅神经受损(视神经、面神经)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锥体外系受损:锥体外系受损:肌张力变化不自主运动肌张力变化不自主运动前庭前庭--小脑系统:共济失调小脑系统:共济失调感觉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高级神经活动障碍运动、感觉和反射障碍4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思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思路定向诊断——是否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什么结构/部位受损?定性诊断——病变是什么性质?全面详细地询问病史全面反复细致的查体必要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有哪些异常?有哪些异常?5病损水平病损水平:中枢性(脑、脊髓)周围性(周围神经、肌肉)病变的空间分布病变的空间分布:局灶性多灶性播散性系统性定位诊断原则定位诊断原则一元论原则首发症状常提示病变部位6不同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不同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肌肉疾病特点肌肉疾病特点肌无力(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近端明显,多对称)肌萎缩或假性肥大肌痛无感觉障碍7周围神经疾病特点周围神经疾病特点神经支配范围内有: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感觉障碍植物神经障碍8不同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不同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传导束性运动障碍:截瘫、四瘫传导束性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无脑、脑神经功能障碍9不同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不同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横贯性损害半切损害传导束性损害节段性损害脑部损害的临床表现脑部损害的临床表现脑干——交叉性麻痹大脑——高级神经活动失调内囊——三偏小脑——共济失调眼震构音障碍肌张力低基底节——肌张力变化、不自主运动10不同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不同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大脑半球损害的表现大脑半球损害的表现病损部位主要表现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前部额中回后部额下回后部顶叶中央后回(感觉)左角右顶单瘫(破坏-病灶侧)精神障碍(智能障碍为主)同向斜视运动性失语(优势侧)中枢性感觉障碍古茨曼综合征体象障碍11不同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不同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颞叶(精神)颞上回后部颞中下回后部枕叶视觉中枢(视觉)精神障碍(情感障碍为主)感觉性失语(优势侧)命名性失语(优势侧)视野缺损、皮层盲旧纹状体(苍白球)病变: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静止期震颤新纹状体(壳核、尾状核)病变肌张力降低运动增多基底节损害的表现基底节损害的表现12不同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不同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分类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分类1、感染性2、外伤3、血管性4、肿瘤5、遗传性6、中毒性7、脱髓鞘性8、变性病9、代谢性10、系统疾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13定性诊断定性诊断肝脏病变引起的脑和肝脏病变引起的脑和脊髓损害损害①肝豆状核变性,具有家族遗传性;②慢性肝脑或脊髓变性,为后天获得性损害;③肝性脑病为肝功衰竭所致的肝性昏迷。李大年主编《现代神经内科学》(2002)1415慢性肝脑或脊髓变性慢性肝脑或脊髓变性均为后天获得性损害,分别称为获得性肝脑变性和肝性脊髓病均由慢性肝病及门-体静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