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巧用细节描写VIP免费

巧用细节描写_第1页
1/3
巧用细节描写_第2页
2/3
巧用细节描写_第3页
3/3
巧用细节描写,让农村初中生写出好作文武宣县二塘镇中学覃爱能【内容摘要】教师平时偏向于“审题指导+范文引路”的“速成”方式来指导学生作文,忽略了从内容入手、从细节把关的基本方法,导致作文教学方法简单化,学生作文概念化、空洞化。坚持对学生作文进行系统训练,强化从细节入手,巧用细节描写,让作文更贴近生活、贴近自我、贴近心灵。【关键词】细节描写初中生作文在农村中学,不论每次考试,很多语文教师最怕分到的任务是改作文。因为改作文耗时间费精神不说,大多数学生作文缺少思想,缺乏情感,忽视生活,千篇一律,华而不实,让老师们很头痛、很无奈、很沮丧。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形成一种自相矛盾怪现象。其实,许多农村初中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还是敏感的,写作文时也是“有事要写、有话要说、有情要抒”的,只是在平时“从小养成、小处着手”方面做得不够。本文认为,只要巧用细节描写,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同样可以丰满靓丽起来。一、巧用细节描写,可以让作文更贴近生活、贴近自我、贴近心灵。细节描写,是指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它是作者从形象思维活动中熟练地运用自我的语言表达出自我感受、自我想象、自我创造的过程。在学生的作文里只要能够体现自我,就能够达到“重在体现真情实感”的要求。试看下面一个学生作文片段描写的原稿及修改稿,感悟细节描写的三个“贴近”。原稿:“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修改稿一:“刚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科,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修改稿二:“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原稿中没有运用细节描写,缺乏细腻的描绘,寥寥两行字就把自己刚上初中住校生活的不习惯表达出来。语言是枯燥的,情感是平淡的,人物形象也是模模糊糊的。想家、打电话、接电话,几句话就草草的把一件事写完,没有真正表达出内心真实的“不适应”。这是农村中学生作文中最最常见的毛病。第一次修改增添了“我”对新校园、新同学、新老师、新学科等感到陌生的心理细节以及妈妈的脸、爸爸的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等肖像细节描写,突出了笔法的细腻,人物形象的清晰感,“我”的思家之情表现得更真更切,排比修辞使语势更强烈,“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一句,也让语言显得俏皮、幽默。这是对原生态的校园生活进行适当的过滤后呈现出来真实。第二次修改除了增添了心理细节外、还增加了电话中“我”与母亲的对话等语言细节描写,就把“我”想家、想妈妈的真实感情流露了出来。再加上“仿佛看见、听到”等想象,更把“我”与母亲相思之情表现得更真实、更生动、更浓烈。细节描写呈现出来的是生活和生命的状态,有学生对真实的细节描写有些顾虑。把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看作是矫情和夸张。其实,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但丰富了人物形象,而且突出了文章中心。描写中只有“细”,才能使千姿百态的各种人物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传达出人物的神韵。因此,我们在呈现真实生活的时候,要更多地注重场面与细节描写,并调动多1种感官,多管齐下,抒发真挚的情感,才有可能对生活做出深刻而独到的思考,文章才能引起共鸣。二、巧用细节描写,可以从借鉴起步到模仿训练再到作文创新。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因为受到阅历浅、阅读面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巧用细节描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