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古典诗歌意象组合方式新论3张中成(盐城工学院宣传部,江苏盐城224003)摘要:古典诗歌形成意境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要求对诗歌意象进行艺术的组合。从意象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古典诗歌意象的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衬托式等四种组合方式,这对于继承和发展诗学理论、把握诗歌审美意境是具有积极的意义。关键词:古典诗歌;意象;组合;方式;论述中图分类号:I2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092(2005)03-0047-05我国古典诗歌运用意象描摹物象、抒发胸臆的创作方法,是极具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诗歌实践形式,也是人们在丰富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的诗歌创作的规律之一。在早期的诗歌实践中,人们常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1](P1245)的困惑,所以诗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1](P1245),即通过“禽鱼草木人物名数”[2](P1129)这些大自然中的生活物象来表达心灵的诉求,可见意象创造的作用十分突出。汉代王弼的《周易略例》,虽然不是论述诗歌艺术问题的,但对意象的这一作用说得很清楚,而且后来也被人们借鉴到诗学理论中去。王弼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3](P1609)王弼认为"言”可以明“象”,“象”可以尽“意”,通过“言”和“象”这一载体,可以更好地达到明志尽意的目的。当“窥意象而运斤”[4](P1233)成为诗人的自觉,人们又认识到诗歌的创作光有“象”还不够,还应该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5](P1201),也就是要形成“言有尽而意无穷”[6](P1688)的艺术意境,这样才算是“自成高格”[7](P1191)的好作品。这样一来,诗歌意境终于成了诗人创作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成了诗歌批评的重要标准。那么诗歌的意境是怎么形成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艺术地组合诗歌意象。所以,研究古典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对于更好地把握古典诗歌的艺术意境,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传统的诗学理论具有积极意义。在这方面,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比如有的研究者从营造意象的表达方式角度入手,指出意象的组合包括并列式、对比式、通感式、荒诞式、交替式、辐辏式叠映式等6个方面[8]。有的从意象、意境关系入手,认为“意境”就是由意象的特殊构建而形成的“场”,而形成的这个“场”(意境)反过来又规定了意象的平面组合和立体组合两种情形[9];运用“场”论开展意境、意象理论的研究,视角独特。有的从意象组合后应该达到的审美效果这一角度入手,提出意象组合应遵循多样统一律、情趣定向律、境与意合拍律、虚实结合律、效果新奇律等五个规律[10],探究比较深入。有的在论述比兴在意象组合和意境创造中的作用时,讨论了意象组合的错综和叠加两种形式[11]。还有的研究者探索某一个诗人的作品的意象组合特点,如提出李贺诗歌独特的蒙太奇式的意象组合的结构方式,并指出这是一种创新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意象组合和意象叠加两方面,而意象的组合又表现出连锁式、并列式、对比式、聚合式等丰富多样的形式[12];又如指出阮籍《咏怀》诗的意象组合主要有象征、对比、叠加等方式[13]等等,这些都对面上研究意象的组合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综上所述,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切入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但其成果对继承和发展诗学理论是有益的。笔者认为,意象组合在一首诗中,营造诗歌特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二○○五年第三期3收稿日期:2005-04-28作者简介:张中成(1964-),男,江苏射阳人,盐城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研究。©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有的意境,共同服务于诗的主题,它们之间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如果从意象之间关系入手,研究古典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应该也是一个较好的角度。若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将古典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分为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衬托式等四个方面。第一、并列式组合。所谓意象的并列式组合是说构成诗歌的意象之间没有主和从、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意象之间是一种平行、并列的关系,它们组合营造诗歌意境,共同服务诗的主题。譬如以孟浩然《宿建德江》这首诗为例:“移舟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