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及答案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消化2.吸收3.胃的排空4.紧张性收缩5.粘液-HCO3-屏障二、填空题1.消化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2.食物对胃的扩张和化学刺激可_______________胃的排空,食物对十二指肠的扩张和化学刺激可_______________胃的排空。3._______________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同时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4.胃液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5.糖类在小肠被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主要是以形式被吸收,它们的吸收均与的吸收相耦联。6.胃蛋白酶原在的作用下,被激活为胃蛋白酶。三、选择题1.关于基本电节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生电性钠泵的周期性活动有关B.当其除极的幅值超过一定的临界时,可触发一个或多个动作电位C.它本身不触发平滑肌收缩D.去除神经体液因素后不能产生E.是平滑肌收缩的控制波2.关于消化器官神经支配的叙述,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B.所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均以乙酰胆碱为介质C.去除外来神经后,仍能完成局部反射D.外来神经对内在神经无调制作用E.内在神经丛存在于粘膜下和平滑肌间3.人的唾液中除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A.凝乳酶B.蛋白水解酶C.麦芽糖酶D.溶菌酶E.肽酶4.关于胃的蠕动,正确的是()A.起始于胃底部B.空腹时基本不发生C.蠕动波向胃底和幽门两个方向传播D.发生频率约为12次/分E.一个蠕动波消失后才产生另一个蠕动波5.关于分节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舒缩活动B.是小肠所特有的C.空腹时即有明显分节运动D.分节运动存在频率梯度E.食糜对肠粘膜的刺激使分节运动增多6.胃酸的生理作用不包括()A.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一个酸性作用环境B.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C.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D.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E.促进钙和铁的吸收7.关于头期胃液分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食物直接刺激口腔才能引起B.是纯神经调节C.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D.不包括条件反射E.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很少8.由胃排空的速度最慢的物质是()A.糖B.蛋白质C.脂肪D.糖与蛋白的混合物E.糖、蛋白和脂肪的混合物9.对胰腺分泌没有促进作用的物质是()A.乙酰胆碱B.促胰液素C.胆囊收缩素D.胃泌素E.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10.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胃液C.胰液D.胆汁E.小肠液四、问答题1.进餐后胃液分泌有何变化?为什么?2.简述胰液的主要成分及作用。3.为什么说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消化有两种方式:(1)机械性消化是通过消化道平滑肌的舒缩活动实现的,它可将食物磨碎、促进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物由消化道上段向下段推进;(2)化学性消化是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完成的。消化酶能将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以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2.吸收是指经过消化的食物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3.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4.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着微弱的持续性收缩状态,称为紧张性收缩。5.粘液-HCO3-屏障是指覆盖于粘膜表面的粘液凝胶层,与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HCO3-一起共同构成的屏障,具有防止HCl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侵蚀的作用。二、填空题1.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2.促进抑制3.胆盐4.盐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粘液5.单糖氨基酸钠离子6.盐酸三、选择题1.D.2.D.3.D.4.B.5.C.6.D.7.C.8.C.9.E.10.C.四、问答题1.进餐后胃液分泌有何变化?为什么?答:进餐后胃液分泌将大量增加,称为消化期胃液分泌。之所以进餐后胃液大量分泌是由于:(1)食物对头面部的各种刺激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后者可通过直接释放乙酰胆碱,或通过引起胃泌素和组织胺的释放,使胃液分泌增多,称为头期胃液分泌;(2)食物进入胃后,对胃体和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