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镜杂志第20卷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化道占位性病变能在内镜下予以治疗。但是内镜下的治疗带来了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穿孔、出血、病灶残留等。如何减少并发症,尤其是合理处理并发症是进行内镜治疗时要着重考虑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临时性CZES-Ⅱ型覆膜金属支架在内镜治疗食管疾病时出现食管穿孔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共行105例食管平滑肌瘤的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以及34例早期食管癌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术后共出现4例食管穿孔,其中3例为早期食管癌,1例为食管平滑肌瘤。4例穿孔患者均采用江苏淮安市西格玛生产的CZES-Ⅱ型覆膜金属食管支架来治疗,无死亡病例,并在穿孔愈合后取出完整的支架,取得较好的疗效。1.1早期食管癌ESD术后穿孔所有早期食管癌术前均经病理证实重度异型增生伴癌变,术前超声内镜提示病灶位于黏膜层,实验室检查及食管CT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异常。术前控制血压,排除手术禁忌证。1.2ESD术中采用相同处理方法冲洗病灶后利用热探头或者海博刀沿病灶周围定位,予以1∶10000肾上腺素及靛胭脂混合液行粘膜下反复注射至病变隆起,用钩形刀沿病变周围切开,再用IT刀及圈套器剥离病灶。如有血管裸露,予以热探头烧灼。如有可见食管穿孔,予以钛夹夹闭。术中渗血明显者,予以立止血针静脉推注1支。标本全部送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前相符合。1.3ESD术后处理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泮立苏针40mg静滴每8h,左氧氟沙星针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预防感染。出现穿孔后根据病情变化更换抗生素。病例1,女,4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3年。因“咽部不适1个月”行胃镜检查,发现距门齿28cm见局部黏膜粗糙,约0.6cm大小,伴结节状隆起。ESD术中未见明显出血,完整剥离病灶后发现食管穿孔,予以行钛夹夹闭。术后3h出现胸闷、咳嗽、咳痰,床边胸片提示左侧气胸,予以Arrow管左侧胸腔留置引流。术后10hCT提示两侧胸腔少量积液,两侧颈部、胸壁皮下气体密度影。予以行食管支架植入术,术中见距门齿28cm食管穿孔,经导丝放置长10.5cm、直径1.7cm大小的支架。术后主诉咽部不适,胸闷不明显,4d后缓解。ESD术后禁食9d,输血浆510mL,住院期间体温变化见附图,共住院13d。支架放置术后第74天予以取出支架,内镜见食管黏膜愈合完整。文章编号:1007-1989(2014)03-0320-03临时性支架在医源性食管穿孔中的应用总结张金顺,林敏华,张金兰,叶丽萍,季新荣(浙江省台州医院,浙江临海317000)摘要:目的评估临时性覆膜金属支架(CZES-Ⅱ型)在内镜治疗相关的食管穿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105例食管平滑肌瘤和34例食管早癌的内镜下治疗,对出现食管穿孔的患者行临时性覆膜金属支架治疗。结果分别有1例食管平滑肌瘤及3例食管早癌发生手术相关的食管穿孔,4例均经支架、胸腔引流及抗生素治疗后好转,未行外科食管修补术,无死亡病例。结论临时性CZES-Ⅱ型覆膜金属支架在内镜治疗相关的食管穿孔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关键词:食管支架;食管穿孔;内镜治疗中图分类号:R768.31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3-09-06[通信作者]张金顺,E-mail:zhangjinshun@tzhospital.com第20卷第3期中国内镜杂志Vol.20No.32014年3月ChinaJournalofEndoscopyMar.2014320··第3期病例1病例2病例3病例43938.53837.53736.536体温℃手术当天术后1d2d3d4d5d6d7d附图患者体温变化图张金顺,等:临时性支架在医源性食管穿孔中的应用总结病例2,男,56岁,既往体键。因“体检发现早期食管癌1周”入院。术中见距门齿32~35cm食管黏膜片状不规则糜烂,表面略粗糙水肿,约0.8cm×3.0cm大小,完整剥离病灶后未发现食管穿孔,创面暴露。术后8h诉胸痛。CT提示纵膈少量积气,右侧气胸,两侧少量胸腔积液。术后12h予以放置支架,术中见距门齿31cm手术创面,未见明显穿孔点,予以留置长14cm、直径1.7cm大小的支架。术后诉胸痛,少量咳嗽,15d后消失。ESD术后禁食8d,住院期间体温变化见图1,共住院24d。支架放置术后第46天予以取出支架,内镜见食管黏膜愈合完整。病例3,女,43岁,既往体键。因“间断胸骨后胀痛3个月”行胃镜检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