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的几点思考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的几点思考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的几点思考:2014-7-1421:43:01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的几点思考社区工作者处在城区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直接面向社会、面对居民,是社区建设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是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主力军,是新时期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团结、促进居民自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依靠力量,是推进社区各项事业和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某种意义上社区工作者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一、社区工作者队伍基本情况青河县共有5个城镇社区,社区居民1.69万人,工作人员85名,其中国家干部42名,公益性岗位30名,三支一扶10名,零就业家庭人员3名,大学生村官1名;社区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为35.6岁,其中年龄最大48岁;汉族干部11名,哈萨克族干部68名,其它民族干部6名,社区工作人员中本科学历29名,大专学历40名,中专高中学历15名,初中及以下学历1名。二、社区工作队伍存在的问题随着城市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日益延伸,城市管理重心逐渐下移,社区在城市管理、居民教育、社会保障、文化娱乐等方面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对社区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照居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对照和谐社区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社区工作者不适应形势发展需求矛盾日益凸显。(一)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一是工作人员构成不更换,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社区工作的延续发展,出现了断层现象,这些客观条件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社区工作的纵深发展,近三年来非国家干部身份的社区工作人员流失22名,流失率占社区工作人员的25%。(四)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不高。青河县自2001年成立社区之初,社区国家干部均从青河镇站所或机关抽调,由于从事的职业和编制所在站所专业不相符,导致抽调到社区的干部无法申报编制所在站所的职称,因为无法申报高一级职称,所以无法享受职称工资,工资涨幅慢,恶性循环,影响了他们在社区工作的积极性。文化南路社区干部古丽孜依拉·托克什1997年参加工作,事业编制专业技术人员,初级护士职称,2004年从萨尔托海乡计生办调至青河镇文化南路社区工作,工作16年时间至今仍为初级护士,实发工资3100元。而与其同年参加工作的干部,大部分已经拿到了中级职称,工资比她每月要高出二三百元。职称晋升难已经成为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公益性岗位目前已经成为社区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大量的入户走访任务,没有额外的补助,,纳完“三金”后工资每月只有1000元,加上每月乡镇干部绩效工资,也仅仅1150元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生活需求。(五)社区工作人员出口压力大。一是社区干部提拔难。近三年来,从原有社区国家干部中提拔的仅2人,一人被提拔为乡党委副书记,一人被提拔为科技副镇长,占原有社区干部总数的6%。二是社区干部流动慢。以民主北路社区为例,该社区一共有国家干部8名,其中有4名国家干部从2001年社区成立,至今仍在社区工作,占该社区国家干部总数的50%。三是社区后备力量不足。以现有的青河镇5个社区的党组织书记为例,其中4名县直机关干部和1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公选、组织提拔等方式进入社区干部队伍,占总数的100%,且均为女性。由于社区工作繁杂,任务重,综合要求高,且不容易出成绩,导致很多机关优秀的后备干部不愿意到社区工作。三、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素质的几个途径(一)拓宽社区干部来源渠道,不断满足工作需求。一是增加编制数。根据各个社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管理范围、服务内容等,由编制委员对社区工作人员编制重新核编,适当增加社区工作人员编制,使每个社区7-10人标准核定社区干部编制,适当增加领导岗位,是领导指数保持在2个指数,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二是实行扩招增源。针对当前社区干部不足问题,建立社区公务员“特招”政策,把该项政策作为一项短期实施、长期适用政策,利用3-5年时间,按照每个社区7-10人的数量,集中“特招”一批社区公务员。“特招”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由自治区组织面向全国各地高校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