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纤维对糖尿病人血糖的影响_膳食房添加膳食纤维和低聚糖到酥性饼干中,通过对45名糖尿病人分组进行一个月的临床营养疗效观察,发现对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血胆固醇的降低有一定的作用。结果还显示膳食纤维和低聚糖在降低糖尿病人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胆固醇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高达0167%[1],且每年至少还有715万新发病人,绝对患者为世界第一位。膳食干预是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增加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延缓病人的饥饿感。因此我们在研究治疗糖尿病药物的同时,进行了适合糖尿病的疗效食品的研究。1材料与方法111实验材料膳食纤维麦麸--加8倍清水-->冷却至75e-->加015%淀粉酶-->过滤-->残渣加4倍115%NaOH溶液-->煮沸015h-->清水冲至中性-->残渣干燥(>80e)-->粉碎(100目)-->膳食纤维;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北京秦氏黑色食品开发公司生产。112研究对象实验病人为明确诊断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门诊病人45名,病程014~18年,其中男性31人,女性14人,年龄36~80岁,平均59153岁。病人随机被分为五组:第一组为低聚果糖组,每天给予低聚果糖6g;第二组为低聚果糖+膳食纤维组,每天给予低聚果糖6g和膳食纤维食品;第三组为低聚异麦芽糖组,每天给予低聚异麦芽糖6g;第四组为低聚异麦芽糖+膳食纤维组,每天给予低聚异麦芽糖6g和膳食纤维食品;第五组为膳食纤维组,每天给予膳食纤维食品。113试验方法膳食干预是将膳食纤维、低聚糖加入面粉制做成饼干,使每块饼干含一定实验剂量,分别给予实验各组。随机将实验对象分成上述各组。在实验的第一天,实验后两周,实验后四周分别对受试者进行体检和血糖、尿糖、血脂指标的测定。114测定方法血糖用强生血糖仪测定;尿糖按干试纸法;血脂酶促反应法。115数据处理搜集到的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分析211实验前后实验对象各项试验指标的变化表1实验前后实验对象血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变化(M±SD)N实验前实验后两周实验后四周显著性血胆固醇456.0489±1.0155——5.5600±0.8534**空腹血糖458.3222±2.23397.6867±1.94587.0600±2.0852*****餐后血糖4512.3733±3.376111.4222±2.694510.2556±2.2709******注:*实验前与实验后两周差异有显著性;***实验后两周与实验后四周差异有显著性;**实验前与实验后四周差异有显著性。由表1可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在实验前与实验后两周,实验前与实验后四周,实验后两周与实验后四周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血胆固醇实验后四周比实验前也有显著差异(P均小于0105)。表2实验前后实验各组空腹血糖的变化(M±SD)实验前实验后两周实验后四周P第一组7.956±1.5337.711±1.7857.189±2.617第二组9.075±3.0748.038±3.1106.337±1.276******第三组8.492±2.3508.150±1.9087.308±1.711第四组8.012±2.6706.500±0.7826.650±2.708***第五组8.307±1.5127.800±1.4217.675±2.144F值0.3540.9850.519P值0.84070.57190.7252注:*实验前与实验后两周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两周与实验后四周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前与实验后四周有显著性差异。由表2可知,实验各组之间除第二组和第四组实验后比实验前有明显差异外,其余各组实验后两周,实验后四周,其空腹血糖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实验各组内在实验前与实验后均无显著性变化。表3试验前后实验各组餐后血糖的变化(M±SD)实验前实验后两周实验后四周P第一组11.689±2.21011.300±2.23810.378±3.355第二组13.787±4.91511.962±4.8989.975±2.716******第三组12.592±2.69611.677±2.37310.733±2.592第四组12.125±4.80110.525±1.3689.213±1.568***第五组11.650±1.94911.600±1.95610.725±2.507F值0.4370.0570.825P值0.65460.94480.5513注:*实验前与实验后两周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两周与实验后四周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前与实验后四周有显著性差异。表4实验前后各组血胆固醇水平(M±SD)实验前实验后第一组5.711±0.5885.278±0.807第二组6.500±1.2625.912±0.955第三组6.200±1.2545.708±0.931第四组6.088±0.7745.688±0.615第五组5.713±0.9365.175±0.843T值0.9261.144P值0.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