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教训·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在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熊雪蓉邝红芬梁顺兴钟小娟钟凤珠朱紫红(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医院,广东东莞523400)摘要目的总结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烧伤的护理观察及方法。方法对280例1~65岁的Ⅱ度烧伤患者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同时做好疼痛、发热、休克期、创面、心理、营养支持等环节的护理。结果280例烧伤患者全部治愈,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配合合理正确的治疗及护理,可提高治愈率,促进创面再生修复,减少和避免瘢痕的生成,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达100%。关键词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烧伤治疗护理KeywordsThenanometerqualityantimicrobialdressingsBurnTreatmentNursing中图分类号:R472.3,R6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6975(2012)12-1134-03我科于2005年4月~2011年6月收治562例Ⅱ度(浅Ⅱ度、深Ⅱ度)面积为4%~35%烧伤患者,年龄1~65岁,平均年龄38.6岁;男368例,女194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82例,观察组2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烧伤治疗方法,如使用棉垫包扎四肢创面,躯干、头面部采用暴露疗法;观察组全部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两组在烧伤24h后创面均辅以周林频谱治疗仪治疗,并结合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疗法,同时做好患者的疼痛、高热、休克期、创面、心理、营养支持等环节的护理及基础护理。经精心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全部治愈,全部未留疤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4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562例Ⅱ度(浅Ⅱ度、深Ⅱ度)面积为4%~35%烧伤患者,年龄1~65岁,其中,男368例,女194例,平均年龄38.65岁,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82例,观察组280例。致伤原因:热液烫伤388例、火焰烧伤156例、化学烧伤18例。烧伤深度:Ⅰ度合并浅Ⅱ度396例、Ⅰ度合并浅Ⅱ度及深Ⅱ度166例。两组病例均采用三度四分法及九分法评估烧伤的深度和面积。两组年龄、性别、烧伤面积、烧伤深度、致伤因素等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材料深圳爱杰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3方法1.3.1两组患者入院均采用冰盐水清创、低位剪开水疱放液减张、保留疱皮,用灭菌棉球吸干创面水分。对照组四肢采用无菌棉垫包扎,躯干、颈部等处采用暴露疗法,并辅以周林频谱仪等常规治疗。1.3.2观察组四肢采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覆盖,其上覆盖薄棉垫一层并包扎,躯干、颈部采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覆盖半暴露疗法,头面部采用暴露疗法。如渗液完全将棉垫及绷带渗透,及时更换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如渗液少,则5~7d更换敷料。烧伤24h后使用周林频谱仪照射创面,2~4次/d,30~40min/次,距离30cm,小儿采用弱档,成人渗液多时,可采用强档。1.3.3患者新入院时,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情况,严格按照烧伤72h的入液量来补液,并及时观察创面情况、分泌物渗出情况、创面愈合情况,及时清理和剪除脱落的痂皮。2结果(表1)表1两组患者创面分泌物渗出、发热、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例(%)组别例数创面分泌物(d)发热中热高热愈合时间(d)浅Ⅱ°深Ⅱ°观察组2801~315(5.36)3(1.07)8±314±4对照组2823~738(13.48)15(5.32)12±525±6作者简介:熊雪蓉(1964-),女,湖南,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对照组平均治愈天数明显长于观察组,创面分泌物的渗出、发热的天数明显高于观察组,·4311·护士进修杂志2012年6月第27卷第12期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3护理3.1休克期护理患者入院后,首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并积极给予止疼剂,减轻患者的疼痛,避免疼痛性休克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烧伤面积较大的采用静脉留置针。烧伤72h内,严格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