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桃花源记教学案VIP免费

桃花源记教学案_第1页
1/4
桃花源记教学案_第2页
2/4
桃花源记教学案_第3页
3/4
《桃花源记》教学案主备人:张亚娟定位导入1、积累古今异义、一义多词、省略句等文言知识2、以“绝境”切入,深入理解文章,解读桃源“绝境”的多层含义3、以“言语为抓手”重点品味副词,引领学生感悟不起眼的副词背后丰富的意蕴4、感悟“桃源”的社会意义,体会陶渊明的思想境界自学探究1、走进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豁然()俨然()阡陌()垂髫()便要还家()刘子骥()诣()3、重点词语释义。为业:缘:夹岸:杂:鲜美:异:穷:舍:豁然:开朗:平旷:属:怡然自乐:悉:所从来:咸:问询:先世:妻子:邑人:不复出焉:焉:间隔:皆:叹惋:延:语告:不足:既:志:诣:如此:遣:欣然:4、读课文,将文章第2、3段其中的一段翻译在下面。5、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桃花源美在何处?6、感受桃花源的幸福——桃花源幸福在何处?7、感受桃花源的神秘——桃花源神秘在何处?精讲释疑1.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2.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源人为什么叹惋?4.渔人临走时,桃源人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其用意是什么?5.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6.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这样一个地方目的是什么?7.在现代生活中,友人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茫然不知,他的朋友说:“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成了桃花源中人了。”这个人说的话意思是什么?用简洁的话来回答。8.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9.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并解释: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落英缤纷:知识归纳: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6、与《大道之行也》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表现的思想相同的句子是: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7、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8、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9、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检测反馈: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①缘:②俨然: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①渔人甚异之:②林尽水源: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4.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B夸张C借代D对比5.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6.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桃花源记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