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片面的经济》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苏联时期曾流传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陪同的苏联官员得意地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二环节]明确目标,有效导学,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理解:1.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3.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的形势;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影响。运用: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2.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与中国的经济改革,总结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3.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自主学习(复习)斯大林体制[三环节]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精彩展示。交流展示一、找病情(改革背景):材料一:1913年谷物产量人均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5年为524公斤;在苏联工业化短短十年内,发生了数次饥荒,饿死了1000万人。症状之一:农业上粮食短缺,人民生活水平长期非常低。材料二:1926到1940年,苏联重工业年均增速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为1.5%。1949年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买不到一双皮鞋,到1953年一个人才有0.4平米的住房。症状之二: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二、三个治疗方案(改革措施)「治疗方案一」赫鲁晓夫改革主治医师:赫鲁晓夫医师处方(改革内容):1、农业改革:农业改革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1)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2)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3)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2、工业改革:(1)废弃部门管理体制。(2)给企业部分权力。(3)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治疗方案二」勃列日涅夫改革主治医师:勃列日涅夫医师处方(改革内容):1、企业管理方面(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2)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2、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治疗方案三」戈尔巴乔夫改革主治医师:戈尔巴乔夫医师处方(改革内容):1、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1)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2)政府还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3)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4)企业实行租赁和承包,出现合资企业。(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2、经济改革未取得预期效果,戈尔巴乔夫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三、疗效总结(改革的结果):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同点内容侧重农业侧重工业由经济体制改革转向政治体制改革结果收效甚微初期效果显著,后期停滞不前导致苏联解体相同点都是针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的弊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都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提出全面、有效的改革思想;最终都失败了。四、我的药方1、我对三位医师的治疗方案的剖析:(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的病理分析(略)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