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九年级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五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授课教师:课型:物理课时数:2授课时间:审核人意见(签名):一、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能解释有关现象。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二、资料准备:三、学习过程:环节一、密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阅读课本P21第一段,概括密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并举例说明:环节二、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自学探究:自学课本P21----P22“密度与温度”部分。1、演示课本P21“想想做做”中实验二,观察现象并结合课前实验,小组讨论分析原因:风的成因: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后,密度变,从而向运动,而周围温度的气体会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风的利用:。2、密度与温度关系是:通常情况下,固体和液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不大,因此密度变化很;而气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较大,故密度变化也较。3、水的反常膨胀规律是:4℃水的密度最。当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当温度底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4、质量相同的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变,而质量保持,这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变。这说明密度除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外,还与物质的有关。5、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课堂反馈:6、为什们我国北方冬天时,自来水管都要用稻草包扎起来?7、结冰的湖面为什么鱼仍然可以存活?环节三、密度与物质鉴别——自学课本P23----P24“密度与物质的鉴别”部分。1、密度的应用:阅读《密度与物质鉴别》,回答1、密度的应用:(1)利用公式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2)利用公式求质量。(3)利用公式求体积。2、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立方厘米,它是真金的吗?你能想出多种鉴别方法吗?3、合作完成课本P24“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四、拓展应用:影视中拍摄房屋倒塌砸伤人的特技镜头时,常选用泡沫塑料做道具,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课堂反馈:五、小节与收获: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2、前置作业准备时的疑难解决了吗?六、反馈达标:1、关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B、密度小的物体,其体积一定大C、质量相同的物体,其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不同的物体,其密度可能相同2、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C、质量变小,体积变大,密度变小D、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变小3、已知ρ铁<ρ铜<ρ铅,用铁、铜、铅制成的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球,其中体积最大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4、一个铜块夏天比冬天时的密度。5、医护人员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A、质量B、体积C、密度D、温度6、夏天,若饮料在冰箱冷冻室中冷冻时间太长,常会出现瓶子破裂的现象。这是因为当温度降低时,饮料中的水分会凝固,其质量,体积,密度的缘故。7、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找来一个空瓶子测得其质量是0.3kg,装满水时,测得其总质量是1.1kg,倒掉水擦干再装满待测液体,测得的总质量是1.18kg,求液体的密度。这种液体可能是什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