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字母系数的不等式的解法·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含有字母系数不等式求解的基本思路,并让学生了解使用分类讨论方法的起因.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及运算能力.3.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深刻性.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含有字母系数不等式的求解基本模式的形成.教学难点:分类讨论方法的正确使用.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课题师:我们已经研究了几类基本不等式的解法,今天研究在系数中含有参变数即含有字母系数的不等式的解法.(板书:含有字母系数的不等式的解法)(二)讲解新课师:先从一个具体的例子说起.(板书)例1解关于x的不等式.(1)ax<4.师:先请同学们来试解一解.师: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以上两位同学做法哪个正确.生:两种解法都有问题,甲没有讨论是不对的,乙虽然讨论了,但讨论的情况不全,所以都有问题.师:为什么一定要讨论呢?要讨论又该怎样讨论呢?生:因为不知道a的正负,所以除以a后不知道不等号方向是否发生改变,因此需要讨论.师:如果能把问题说得再透一点儿,从根源上讲,解关于x的不等式即求出x<(>)m的一个不等式,因此需对所给不等式进行变换,而变换为保证等价必须依据不等式的性质,就这个不等式而言,应根据不等式哪条性质呢?师:由此要解出x就必须看a的符号,对于字母a来说,它的符号有几种可能呢?生:有三种可能,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师:此题需对a的符号进行讨论,且应分为三种情况进行讨论,显然解法二的错误在于讨论不全面,经过我们的共同讨论,正确的解法应该有了,找个同学试说一下.当a=0时,原不等式解为x∈R.师:对于这种类型不等式有了初步了解,下面请看第(2)小题.(板书)(2)mx>n.(请学生思考片刻,并提示注意字母n带来的变化)当m=0时,原不等式的解不确定.师:不确定是什么意思.生:解的情况由n来决定,具体说在m=0前提下,原不等式变形为0·x>n.当n>0时,原不等式无解;当n=0时,原不等式无解;当n<0时,原不等式解为x∈R.师:对于前半部分的讨论,理由同第(1)题是一样的,把它称为一级讨论,对于后半部分的讨论是在一级讨论某种情况下的讨论,称为二级讨论.讨论的原因是此时不等式需对0和n的大小进行比较,自然需要研究n的符号.即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下面找一个同学把此题完整地解出来.等式解为x∈R.师:形如axb的不等式是含有字母系数的关于x的不等式的基本模式,解决这类问题分类讨论是不可少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使用的起因,此题使用分类讨论的起因是对不等式作等价变换时,正确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而引起的讨论.对于含有字母系数的不等式在求解中还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一起看例2.(板书)例2解关于x的不等式:x2-(a+a2)x+a3>0.(给学生片刻思考,稍作研究再让学生说想法)师:拿到此题有什么想法?生:这是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的方法一般是先找到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再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找出是两根间还是两根外.师:相应的方程是x2-(a2+a)x+a3=0,它的两个根是什么呢?生:是a和a2.师:可以得到不等式的解吗?生:是x>a2或x<a.师:答案有什么问题吗?生:有问题,不一定a2比a大,应对a2和a的大小关系进行讨论.师:这一点是解决这个题目的关键.由于需要对相应方程两根的大小作比较,而需进行分类讨论.具体应怎样讨论.生:讨论a2和a的大小,可以利用比较法转化为a2与a的差与0的师:根据刚才的讨论,把题目完整地解出来.生:解:原不等式(x-a)(x-a2)>0.当a<0或a>1时,a2>a,原不等式解集为{x<a或x>a2};当0<a<1时,a2<a,原不等式解集为{x|x<a2或x>a}.当a=0或a=1时,a2=a,原不等式解集为{x|x∈R且x≠a}.师:对于这种类型的不等式也常常用到分类讨论这种方法,但是使用的原因与例1是不同的,它是由于对不等式作等价变换时,由相应方程的根的大小比较而引起的讨论.当然这类关于x的不等式的一般情形应是a(x-b)(x-c)>0.至于它的求解问题,在例2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自己课下解决.以上两个例题都属于含有字母系数的不等式的基本模式,通过它们的求解,主要了解分类讨论的这种方法在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