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糖尿病眼底病防治指南VIP免费

糖尿病眼底病防治指南_第1页
1/11
糖尿病眼底病防治指南_第2页
2/11
糖尿病眼底病防治指南_第3页
3/11
继续医学教育2005年11月第19卷第11期33【-周围神经病变治疗剂】糖尿病眼底病防治指南PreventionandCureGuideonDiabeticFundus临床指南导读YAOYiZHAOJun-pingMAZhi-zhongWANGChang-guan姚毅赵军平马志中王常观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糖尿病:糖尿病主要分为两型,即1型和2型糖尿病。现在已不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来分型,即不用罗马字母,代之以使用阿拉伯数字。其它类型的糖尿病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包括继发于胰腺疾病的糖尿病、妊娠性糖尿病和遗传综合征伴发糖尿病(表1)。1型和2型糖尿病之间差异有时并不明显,发病年龄也互有重叠,一般我们把在30岁以前发病且需使用胰岛素治疗的考虑为1型糖尿病,而对30岁以后确诊,单纯饮食控制,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认为是2型糖尿病,见(表2)。1.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WT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新的诊断标准为:(1)两次以上空腹血浆血糖浓度≥7.0mmol/L;(2)或任何时间的静脉血浆血糖≥11.1mmol/L;(3)或空腹血糖不高时,口服75g葡萄糖标准耐量试验,若2h静脉血浆血糖≥11.1mmol/L,三项符合一项诊断均成立。如果6.1mmol/L<空腹血浆血糖<7.0mmol/L,口服75g葡萄糖标准耐量试验2小时血浆血糖在7.8~11.1mmol/11型糖尿病:过去称为青少年发生的或酮症倾向的糖尿病22型糖尿病:过去称为成人发生的或非酮症倾向的糖尿病A、肥胖(~80%)B、非肥胖(~20%)3继发性糖尿病A、胰腺疾患(例如,胰腺切除术,胰腺功能不全,血色病等)B、激素性(拮抗胰岛素激素过量,例如:柯兴氏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等)C、药物诱发(例如:噻嗪类利尿剂,激素,芬妥因等)D、伴发于特殊的遗传综合征(例如:脂肪营养不良,肌强直性营养不良,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4糖耐量减低(IGT):过去称为化学性、隐性、临界性或亚临床性糖尿病5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发生的对葡萄糖不耐受表1糖尿病分型L之间时,可诊断糖耐量减低。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此组糖尿病病人约见于所有孕妇的1%~2%,一般无症状,需用OGTT诊断。仅限于妇女妊娠期发生的IGT与糖尿病,已知糖尿病者妊娠时不属此组。大多数病人于分娩后随访OGTT往往可恢复正常,仅有30%病人于5~10年随访中转变为真性糖尿病。前言: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979年我国成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不足1.0%,二十多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近4倍,目前我国大量无症状的糖尿病病人未被发现,已确诊的患者,估计约有60%血糖控制很差,糖尿病控制越差,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越高,视力丧失的危险性越大。因此,对糖尿病的严重危害性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早期康复。本篇糖尿病眼底病防治指南正是本着这个精神,简要地、提纲挈领地阐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原则,希望对从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保健的医务人员,以及对糖尿病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能够有所帮助。(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北京,100853)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Vol.19.No.112005.11.1534【】1.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眼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存在典型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包括微血管瘤、出血、硬性渗出、棉絮斑(软性渗出)、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静脉串珠样改变、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这些构成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但所有这些改变都非糖尿病者所特有,它们也可表现在高血压、高血粘症、炎症和放射性损伤等疾病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般存在两种类型:非增殖性或背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为静脉扩张、静脉串珠样改变、微血管瘤、视网膜内出血、水肿及硬性渗出、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棉絮斑,病变没有突破内界膜。继续发展即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新生血管形成、神经胶质增生及玻璃体出血、视网膜牵拉为特点。另有一特殊型即糖尿病黄斑病变,其既可发生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可出现在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黄斑病变主要为黄斑水肿,又分为局部黄斑水肿和弥漫黄斑水肿。局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糖尿病眼底病防治指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