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_侯明VIP免费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_侯明_第1页
1/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_侯明_第2页
2/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_侯明_第3页
3/7
JInternMedConceptsPract2008,Vol.3,No.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传统观点认为ITP的发病机制以体液免疫异常为主,即由于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致敏的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破坏,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ITP的发病。多年来对ITP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除体液免疫机制外,在ITP尤其是慢性ITP的发病中,细胞免疫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5~10年,ITP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1,2],本文主要在ITP患者T、B淋巴细胞的异常、巨核细胞的血小板生成异常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介导的血小板破坏等方面,对近年ITP发病机制的研究作一概述。ITP患者T、B淋巴细胞的异常一、ITP患者T、B淋巴细胞寡克隆增生1.T淋巴细胞的寡克隆增生:1993年Ware等在研究儿童ITP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型和克隆性时发现,部分慢性ITP患儿的T细胞受体(TCR)β链可变区片段存在限制性取用,携带Vβ8的克隆增加,并分离出了8个血小板反应性T细胞克隆,进而提出了ITP中T细胞存在寡克隆性扩增,识别血小板抗原,诱导B淋巴细胞产生抗血小板抗体。2001年Kuwana等[3]发现在ITP发病初期T细胞针对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上的多个表位发生反应,产生多克隆增殖,随着病程进展只有那些识别免疫优势表位的致病性T细胞克隆选择性扩增。而Fogarty等[4]对慢性ITP患者外周血TCR重新排列β链可变区(TCRBV)进行检测,发现切脾治疗无效患者体内TCRBV3和TCRBV15基因家族的T细胞克隆增生最明显。Li等[5]报道在5例慢性ITP患者发现了T细胞克隆性增殖。朱霞等[6]分析慢性ITP患者TCRBV互补决定3区(CDR3)基因发现,其呈T细胞寡克隆增生,并且不同患者增殖的T细胞寡克隆群有同样的编码基因,这些T细胞寡克隆的TCRBVCDR3主要共用3种模体,即有相同识别致病抗原的序列。最近,Stasi等[7]也报道慢性ITP患者存在寡克隆的T细胞扩张,在抗CD20单抗治疗有效后这种异常可被纠正。2.B淋巴细胞寡克隆增生:vanderHarst等曾用流式细胞术和Southern杂交分析来自于ITP患者外周血、脾脏的B细胞及其免疫球蛋白(Ig)重链和轻链基因重排,发现11例ITP患者中10例存在克隆性B细胞群。Christie等[8]研究了自身免疫性、异体免疫性及药物诱导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轻链表型及Ig基因重排,发现血小板抗体在轻链表型上经常是限制性的。Stockelberg等[9]对16例GPⅡb/Ⅲa特异性抗体阳性的慢性ITP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12例患者的抗体表现了轻链限制性,但并未发现克隆性B细胞群。McMillan等[10]研究发现,ITP患者自然出现的抗GPⅡb/Ⅲa抗体在轻链表型上呈克隆限制性,且源自噬菌体显示库抗体的重链可变区(VH)基因高度受约束。Roark等[11]对这些抗体的抗原结合区进行序列分析,发现ITP自身抗原通过诱导亲和力选择和体细胞突变,激活有限数目的B细胞克隆增殖。我们发现43例ITP患者中16例(38%)血清中至少存在1种抗血小板膜GP(GPⅡb/Ⅲa、GPⅠb、GPⅠa、GPⅣ、GPⅤ)IgG抗体。73%(8/11)的ITP患者血清GP特异性自身抗体表现重链限制性,仅表达1种重链亚型;80%(16/20)的GP特异性抗体仅表达1种轻链表型;6例GP特异性抗体既表现为轻链限制性又表现为重链限制性;用PCR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Ig重链基因重排,发现3例存在克隆性B细胞增殖[12]。ITP中自身抗体的克隆限制性反应了相应GP上存在的自身抗原表位的数量有限。McMillan等[13]·专家论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侯明,秦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山东济南250012)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免疫介导中图分类号:R554.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673-6087(2008)02-0096-0796··内科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3卷第2期发现慢性ITP中血小板膜GP特异性自身抗体的独特型库非常局限,这与ITP中抗血小板抗体的克隆限制性假说一致,提示抗体是单克隆或寡克隆起源。二、T细胞亚群与功能的异常成熟的T淋巴细胞按其抗原识别受体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TCRαβT细胞,另一类是TCRγδT细胞。而TCRαβT细胞按其表型可进一步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各种T淋巴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_侯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