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精选试题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目光与机遇晨读篇日积月累读一读,积累下列成语潜移默化【释义】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例句】用违法的手段管理学生,带来的却是灾难性的危害,老师的行为已潜移默化动摇了学生脑海中的法律意识.耳濡目染【释义】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例句】石昱婷转职业后,一般都由妈妈陪伴着到处参加比赛.长期在一旁听教练给石昱婷讲课,石妈妈也耳濡目染学会了很多理论知识.翘足引领【释义】形容盼望殷切.【例句】其“新政”能否对症下药,并尽快帮助美国经济走出衰退,并更上一层楼,美国人在翘足引领,世界也在拭目以待.巧夺天工【释义】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例句】从这个角度看狮身人面石,就有点模样了.又名老虎石,高大雄伟,以石著称,一端架在悬崖上,一端凌空落在峰尖,巧夺天工.巧舌如簧【释义】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例句】类似的展销活动会产生很多刺激型消费,不懂行的观众本来没有购买的需要,但是现场看到新鲜美丽的东西,加上卖家巧舌如簧的推销,会临时产生购买欲望.古韵寻音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辛弃疾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莼鲈.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译文】秋风亭上的秋风姗姗吹过,拂拭着我的脸;记得它去年曾到过我的家.我抬头观望,这里的山河与我家里的山河形状虽然不一样,但人物风情却很相似.功成的人走了,我觉得到了秋天气候变冷,团扇也被人抛弃了.斜阳与过去一样,秋风是吹不断的;野外一片茫茫,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功绩和遗迹一点也百度文库、精选试题试题习题、尽在百度没有了.一千多年前汉武帝刘彻写的《秋风辞》,真是好的诗章,美妙的词句,可以称得上千古绝唱,到现在人们还在传诵着它.怎么有人说那是模仿司马相如的章句呢?现在树叶落了,江水冷了,向北方望去,一片茫茫,真叫我感到忧愁.朋友来信:“催我赶快回家,不要迟延,现在正是吃蒪羹鲈鱼美味的时候.”有谁会想到我,在这个秋夜凄凉的时候,独对孤灯,正在研读太史公写的《史记》呢?【赏析】这首词写于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辛弃疾时年六十四岁,在知绍兴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任上.张鎡在和这首词的小序里说:“稼轩帅浙东,作秋风亭成,以长短句寄余.”得知这首词是写给张鎡的.浙江东路包括当时南宋的京都临安(今杭州)在内,北靠长江,东临大海,地势重要.南宋王朝委任他为这一地区行政大员,说明南宋对辛弃疾的重任,也使他很感意外.虽然他这时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但他却一如既往,想为抗金大业作一些事情.但到任不久,可能对朝廷的黑暗腐败更有所了解,后悔这次不该出山,因此,作者登亭观雨,有感而赋此词.词虽说是观雨,但全词不见一个雨字,这说明这首词不是为观雨而作.词的上片写作者登上秋风亭,举目远望“山河虽异,风景非殊.”绍兴与铅山的山河形状虽然不同,但却都是一片笙歌宴乐的太平景象.“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这是以自己亲身遭遇,对南宋小朝廷使用人材的反动措施的揭露.下片作者因《秋风辞》而想到汉武帝致力于北方,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现今只是“木落江冷,眇眇愁余.”作者再生退隐的思想,借“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蒪鲈.’”最后“谁念我”挑灯读书,隐晦透露了作者的凄凉之感.感悟经典醉书斋记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甫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墨及丹铅,饱饮笔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清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哭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喇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