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生物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堂强化新人教版选修11.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酵母菌是异养型的真菌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即有些进行有氧呼吸,另外一些进行无氧呼吸C.酵母菌在有氧存在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D.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和CO2解析:酵母菌是一种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作用,产生乙醇和CO2的真菌。并非有的只进行有氧呼吸,有的只进行无氧呼吸。答案:B2.果酒制作的工艺流程中,实际是应用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将葡萄汁和酵母菌放入发酵罐应怎样处理才能制出大量的葡萄酒()A.马上密闭,保持18~25℃B.一直通风,不密闭,保持18~25℃C.先通风,后密闭,保持40℃以上D.先通风,后密闭,保持18~25℃解析:由于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才大量繁殖,所以开始放入发酵罐时,应先通风以增加酵母菌数量,然后密闭,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发酵温度为18~25℃。答案:D3.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左右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解析: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所以在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地通入氧气;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在糖、氧气充足时,醋酸菌能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时,可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答案:B4.果酒制作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将消过毒的葡萄汁装满发酵装置B.将发酵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C.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D.将冲洗除梗的葡萄放入冲洗后晾干的榨汁机内进行榨汁解析:A选项中有两处错误:一是葡萄汁不需要消毒,葡萄榨汁前只需适当冲洗即可;二是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答案:A5.关于果醋制作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打开发酵瓶是因为全过程需要通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B.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可将酒精最终转变成醋酸D.要使果酒变成果醋只需通入氧气,加入醋酸菌就可以了解析:果醋制作时并不是打开发酵瓶,在装置上连有排气口和充气口;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和二氧化碳;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可将乙醇变为乙醛,最终变成醋酸;果酒变果醋时菌种不同,温度也有差异。答案:C6.下面是果酒、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以及某同学设计的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图1果酒、果醋制作流程(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图2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______________,以防止菌种的流失。(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________时关闭,在________________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______________。(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与(4)题有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____。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_。(7)果酒制作完成后,可以用________来检测酒精的生成,酒精与之反应呈现________色。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有氧时反应式为:C6H12O6+6O2――→6CO2+6H2O;缺氧时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因此在制作果酒时,应在缺氧的环境中进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能够利用糖在有氧时生成醋酸在糖源不足时,将乙醇变为醋酸,即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C2H5OH+O2――→CH3COOH+H2O。因此在果酒制作过程中出气口排出的是CO2,而在果醋制作过程中因醋酸菌是好氧细菌,需要连续充气,因此排气口排出的既有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