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2.解释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并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3.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自然事件、人类活动或外来物种入侵等。4.阐明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时,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1.从生态系统具备有限自我调节能力的视角,预测和论证某一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可能引发的多种潜在变化(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社会责任)。2.能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设计保持和提高某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形式①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以物理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包括光、声、热、电、磁等。②化学信息:生态系统中以代谢产物等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称为化学信息,包括植物代谢产物和动物外激素。③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中以生物的表现或动作等行为特征传递的信息称为行为信息,包括舞蹈、运动等。(2)生态系统的三个基本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3)特点:它既有从输入到输出的信息传递,也有从输出到输入的信息反馈。信息传递强化了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2.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1)生态系统稳态: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又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生态系统的稳态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3)生态系统稳态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5)生态系统的稳态主要表现在:①抵抗力稳定性:它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而不受损害的能力。②恢复力稳定性:它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6)生态系统的稳态具有相对性①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表现不一样。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越多,遗传基因库越丰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②在不同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它们的恢复程度与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③一个生态系统在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态就可能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7)提高生态系统稳态的措施①努力避免对生态系统的过度干扰。②对于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人工生态系统,必须确保一定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以维持人工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协调发展。(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之间。(×)提示: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物和生物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和环境之间。(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提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的。(×)提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有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的信息传递,也有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的信息传递。(4)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提示: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却越弱。(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表现在自身净化作用、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和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负反馈调节等方面。(√)(6)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一定越弱。(×)提示:一般呈负相关。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信息的种类比较项目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来源无机环境和生物生物的生命活动动物传递形式物理过程信息素动物的特殊行为感受对象或部位动物的眼、耳、皮肤等器官,植物的叶、芽或细胞中的光敏色素等物质动物,如昆虫的性外激素、哺乳动物的气味等同种或异种动物个体2.信息传递的模式(1)形式: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2)来源:可来自环境,也可来自生物。(3)方向:信息传递是双向的。(4)作用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措施目的养鸡场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