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在有性生殖中的变化整合提升突破1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1.两种分裂及受精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曲线2.图像的鉴别(以2n=4、雄性动物为例)时期方式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必定成对)无同源染色体前期不联会联会无同源染色体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粒分裂3.细胞分裂图像的快速辨析(1)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辨别①看细胞质形成方式: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植物细胞分裂;细胞中部缢裂——动物细胞分裂。②看细胞的外形特征:矩形有壁为植物细胞;圆形无壁一般为动物细胞。(2)细胞分裂时期的辨别依据染色体的位置:前期显散乱,中期在中间,后期到两端,末期已分边。(3)分裂方式的辨析(以二倍体为例)突破体验1.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的________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_____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3)就图2中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S着丝粒分裂(2)乙、丙甲(3)81∶2减数第一次后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解析从图1的纵坐标的含义可以知道,曲线变化是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不是细胞核中总DNA含量变化。在细胞分裂间期的S期,完成DNA复制,一直到着丝粒分裂之前,每条染色体都包含2个DNA,此段时间内染色体∶DNA=1∶2;在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DNA=1∶1。就甲、乙、丙三图分析,乙和丙每条染色体包含2个DNA分子,属于图1中BC段;甲图着丝粒断裂,每条染色体包含1个DNA分子,属于图1中DE段。乙图因同源染色体分开,可判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确定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突破2根据染色体组成判断配子来源的方法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以精细胞形成为例)(1)E和F、G和H中的染色体组成完全相同,E(F)与G(H)中的染色体“互补”,即E(F)与G(H)中的染色体组合在一起即为精原细胞A中的染色体。(2)C与D中的染色体“互补”,即C与D中的染色体组合在一起即为初级精母细胞B中的染色体。2.判断方法(1)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完全相同,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2)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恰好“互补”,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3)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只能判定可能由同一个生物不同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而来。突破体验2.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⑤D.①④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②和④的染色体组成相同,最可能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突破3判断是精子形成过程还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主要根据细胞质是否均等分配来确定。细胞质不均等分配的一定是产生卵细胞的分裂过程。突破体验3.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为8条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动物体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答案D解析据图①知,该生物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①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4对姐妹染色单体,②无同源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4幅图均为减数分裂细胞图像,顺序为①③②④,可表示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