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办学教学目标:1、从陈嘉庚的语言、行为中,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教学重点: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想法,体会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陈嘉庚的具体言行。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又怎样做的,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会认9个生字。教学重点: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说的,是怎样办学的。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如果老师问你们将来想上哪一所大学?我想首先跳入你们脑海的就是清华、北大吧!其实我国的福建省也有一所有名的大学,那就是厦门大学。(课件出示厦门大学图)你们知道它是谁创办的吗?(引出陈嘉庚,简介陈嘉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关于他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2、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教师归纳,课件出示问题,齐读问题。)1、陈嘉庚是个什么人?2、他为什么要办学?他当时是怎样想的?3、他是怎样说的?4、他是怎样做的?二、尝试探究初读课文同桌交流寻找答案陈嘉庚的想法用双横线画出来,说的话用单横线线画出来,如何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来三、交流点拨(一)1、师:陈嘉庚是个什么人?你是从那句话了解到的?在这句话中你有不理解的词吗?课件出示: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华侨、企业家2、这句话中哪个词概括出了陈嘉庚的精神?(爱国)本文又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表现他的爱国之情的呢?板书:兴办学校心怀祖国5、文中哪句话明确讲到他是一位爱国的人?析句: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解释“华侨:侨居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什么叫做“爱国华侨”?生:人在国外但心里一直想着自己祖国。师:谁来读这句?(指名读)这位爱国华侨太普通?谁再来读?(指名读)这位爱国华侨有点让我敬仰了。谁再读?——全班读。二、师: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校?我不明白,谁告诉我他为什么要办学?板书:想)生:陈嘉庚回到家乡,看到很多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私塾也被迫关闭。师:拿起书,一起读第四段,想想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陈嘉庚的爱国之情?(齐读)从心理描写体会爱国之情生:我从陈嘉庚“着急”的心情体会出他的爱国之情。你是从他的神态看出来。(板书:着急)师:他为什么那么着急?生:因为他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怎么行呢?”你是从他的心理体会出。谁给这个句子换种说法:(课件:1.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怎么行呢?2.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是不行的。)这还有两句,谁会?(指名说)(例句略)师:比较这两句,文中哪句更好?为什么?生:第一句好。它是反问句,语气强烈,更能突出陈嘉庚当时着急的心情。师:那你能读出他着急的心情吗?(指名读)不够着急,谁再来?女生读。小结: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句式,就有不同的语气和表达效果。我们平时说话和写文选择恰当的句式才能更准确的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语言描写体会爱国之情师:你还解决了哪个问题?生:我知道他是怎么说的。(指名说)(板书:说)(课件出示三句话)师:哪一句最让你感动?为什么?生:第一句“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这让我知道陈嘉庚宁愿自己少吃少穿也要把钱用于办学校,他重视教育。师:陈嘉庚为了办学校是怎样“有吃有穿就行了呢”?看资料(课件)谁来给大家响亮的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名读)陈嘉庚为集美和厦门大学兴建数十座雄伟的高楼大厦,自己的住宅却是一所简朴的二层楼,既小且暗,办事不便。他的生活艰苦朴素,床、写字台、沙发、蚊帐等都是古老的外衣、裤子、鞋子、袜子全都打补丁。他家有数百万财产,晚年却为自己规定低的伙食标准即每天五角钱。师:资料哪...